明天就是正月十五,过了明天,新年假期也就正式地结束了。前几天也正式地开工了,但是总是感觉状态还没有进入新一年的"战斗"状态,精神上面对工作,还是比较懈怠的。虽然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手敲键盘"啪啪哒哒"地工作,但是经常想着下班、周末。
也许是假期里经常时不时刷视频号的缘故,导致现在自己工作的时候,注意力很容易走神;下班之后也无所事事,一玩手机游戏来就没有节制,一个小时半个小时起步,每次都对自己说着"这是最后一把",但是经常啪啪打脸。同时也发现自己变得没有什么耐心。近段时间找了16年的韩剧《鬼怪》来看,里面有些画面很唯美,人物之间的情感很细腻,有时候会出现很大的留白,供观众去欣赏和体会。但是在正常播放速度下观看的我,看了4集就放弃了。我发现现在的自己,更倾向去看情节更加紧凑,剧情高潮迭起,悬疑不断的电视剧和电影。
我觉得这样的状态很不好,我需要戒掉玩游戏和刷视频号的习惯了。下班后应该有更重要的事情留给我自己做。虽不是说,一定要利用空余的时间去发展自己、充实自己,至少要去做那些让自己感觉放松和愉快的事情,比如说阅读和书写。常常感慨自己没有时间去阅读,只有睡前的时间去翻几页书。阅读丰富我的想象力,书写塑造我的思考框架。
同时,我也需要警惕"过度思考"的风险。我是一个喜欢或者说是习惯于自我思考的人,看到什么新闻或者听说了什么别人的事,很喜欢联系自己,并且非要从中体会和提炼出什么经验来。如果说这种思考能够增强我的自信心,有效地指导我的生活、工作也就罢了,但是更多的时候,这种过度的思考只会让我感到焦虑,迷茫,不知道自己要朝哪个方向去。虽然有这样的自我提醒,自我警觉是好事,但是每天多次的、频繁的提醒,容易让我身心疲惫、郁郁寡欢。
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己让自己的身体和大脑都"闲"下来了。一"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
最近我看了B站梁永安老师的课"年轻人的年度计划",里面提到的对年轻人也需要做"双减"的观点印象深刻,导致我把这期视频反复地看了好几遍。老师说,趁着年关,好好地沉下心来问问自己:什么是自己当前不需要的,什么是没有必要做的,把他们从你的生活中拿出去;去探索和尝试那些你喜欢和未知的事物。
于工作中也是这样,我自己的心情有时候很容易被同事业务情况的好坏所影响。在公司所营造的竞争氛围下,很容易不自觉地产生这样的情绪。我觉得,还是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弄清楚你最在意的是什么,你工作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视频中老师说,我们那种过于注重功利,过于重视我们的那种得失,然后在很小的一个范围内内卷,就把自己搞得很苦。
整体看来,接下来的新的一年,对于我而言,仍然是一个不断探索自己的一年。需要注意的是,我愿意花多少时间和努力到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因为我很清楚地知道:如果生命有中轴线、生活有信仰、有一件坚持的事可以持续去做,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