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倆是閨蜜

作者: 那個長江 | 来源:发表于2020-02-25 17:46 被阅读0次

    在這裡
    眼見她在那
    一個勁的捧她
    寵她 慣她
    似乎
    欣賞她
    到了無以復加程度
    而她自己也越發沒了
    分寸感
    把張揚放肆的個性
    越發的發揚光大
    其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她這是在毀她
    傷她 害她
    都說
    捧殺捧殺
    捧 其實是為了殺
    欲為更好的殺
    不妨大捧特捧之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為了進一步說明
    還可引用
    知乎上的兩段話

    如果活在別人捧到的高處
    活在別人捧過的過去
    那麼殺機隨即而來
    比起暴風
    我們更應該警惕暖風
    那些讓我們心滿意足
    滿心歡喜的話
    聽多了
    有一天我們就找不著北了

    還有 關於捧殺
    最權威的
    當屬魯迅的一文了
    摘錄如下

    鲁迅 ||《骂杀与捧杀》
    其实所谓捧与骂者,不过是将称赞与攻击,换了两个不好看的字眼。指英雄为英雄,说娼妇是娼妇,表面上虽像捧与骂,实则说得刚刚合适,不能责备批评家的。批评家的错处,是在乱骂与乱捧,例如说英雄是娼妇,举娼妇为英雄。
    批评的失了威力,由于“乱”,甚而至于“乱”到和事实相反,这底细一被大家看出,那效果有时也就相反了。所以现在被骂杀的少,被捧杀的却多。
    人古而事近的,就是袁中郎。这一班明末的作家,在文学史上,是自有他们的价值和地位的。而不幸被一群学者们捧了出来,颂扬,标点,印刷,“色借,日月借,烛借,青黄借,眼色无常。声借,钟鼓借,枯竹窍借……”〔2〕借得他一榻胡涂,正如在中郎脸上,画上花脸,却指给大家看,啧啧赞叹道:“看哪,这多么‘性灵’呀!”对于中郎的本质,自然是并无关系的,但在未经别人将花脸洗清之前,这“中郎”总不免招人好笑,大触其霉头。
    人近而事古的,我记起了泰戈尔〔3〕。他到中国来了,开坛讲演,人给他摆出一张琴,烧上一炉香,左有林长民〔4〕,右有徐志摩〔5〕,各各头戴印度帽。徐诗人开始绍介了:“纛!叽哩咕噜,白云清风,银磐……当!”说得他好像活神仙一样,于是我们的地上的青年们失望,离开了。神仙和凡人,怎能不离开明?但我今年看见他论苏联的文章,自己声明道:“我是一个英国治下的印度人。”他自己知道得明明白白。大约他到中国来的时候,决不至于还胡涂,如果我们的诗人诸公不将他制成一个活神仙,青年们对于他是不至于如此隔膜的。现在可是老大的晦气。
    以学者或诗人的招牌,来批评或介绍一个作者,开初是很能够蒙混旁人的,但待到旁人看清了这作者的真相的时候,却只剩了他自己的不诚恳,或学识的不够了。然而如果没有旁人来指明真相呢,这作家就从此被捧杀,不知道要多少年后才翻身。
    十一月十九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她倆是閨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gxc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