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洞穴之喻

洞穴之喻

作者: 形象美学搭配师李文玉 | 来源:发表于2021-12-14 21:48 被阅读0次

    在一个很深的洞穴中,有一个长通道通向外面,有一些微光照进来。

    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看着洞穴后壁。他们只能看见背后的火光照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过来过去的物件的影子,他们在讲自己所看到的影子时以为是在讲真物本身。然而,如果他们自始就这样生活,并不像外人所想象的那么不幸,或者说并不强烈地感觉到他们的痛苦。他们还以为生活就是如此,世界就是这一片天地呢。

    这时有一个被解除桎梏的人,甚至可以说是“被迫”突然站了起来,他转头环视,走动,抬头看望火光,原来我们看到的只是影子,是火光照射出来的。还不仅如此,他还走出洞穴见到了外面的阳光,还看到了洞外的事物和照亮这一切的太阳。

    他很狂喜,因为他不仅看到了广阔真实的世界,他还看到了真理;另一方面,他开始考虑要不要回到洞穴,把所有的同伴都带出洞穴。

    这里是有一个挑战在那里的,这时他还愿意甚至能够返回洞穴吗?这种回归之难,也许比一个人走出洞穴更难。当然柏拉图在这个隐喻里面,是把哲学家比喻成能够走出洞穴、克服固执的偏见,可以看见真理的一群人。这里有一个“哲学家王”的概念在里面。他要不要回去做民众之“王”?他能不能把所有人一起带出洞穴,或者他要考虑民众或许会被外面的光亮灼伤?这里又是一个少数和多数的问题我们很多人都是有惰性的,习惯了很多已经习惯了的东西,不愿意改变。因为改变需要付出很多,需要很大的智慧。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思想者通过“潜水”能发现水里的珠贝,但其他人是不是也是这样呢?他回不回去,这是一个问题。所以,哲学家王,是不是可行?是不是可欲?

    这里有一个对于民主的反思在里面。波普尔将对封闭社会和专制主义的批判追溯到柏拉图,也许是过于提高警惕了。

    在苏格拉底这里的确是考虑政治和人的差别的,因为他强调知识就是德性,而人不一定都能得到恰当的知识或接受真理。

    看来合理的思路是:既然很多其他事情都是各得其所,各尽所能,根据个人的特质分工合作,为什么在政治这件更为重大的事情上,反而不能实行专家治国、精英统治呢?为什么不由最有智慧、最有政治才干的人来执行统治呢?

    你们可以想想怎样来反驳,在现代民主政治前提下你会提出怎样的反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洞穴之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gy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