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性原理
李善友
176个想法
自序
>> 也许脚底的根基坍塌了未必是件坏事,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更加稳固的新地基,并在新的地基上盖起高楼,所以我称它为“创新式生存”
>>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和欧几里得的“公理化思维”。
第一章 第一性原理:任何理性系统的根基性命题
>> 归纳法是通过实践推导结论,把连续性的经验推广到一切时空
>> 演绎法必须有一个基石,一个来自系统之外、能够逻辑自洽的元起点。这个元起点既可以称为第一前提、逻辑奇点,也可以称为第一性原理
空间性归纳与时间性归纳
>> 所谓空间性归纳,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会默认在某个空间内有效的规律,在其他空间甚至全部空间中也是有效的。
>> 时间性归纳,顾名思义就是人们认为某些在过去的时间里成立的规则,在当前甚至未来的时间里也同样有效。
>> 归纳法是一种把一定时空边界之内的规律推广到所有时间和空间中的思维方式
>> 99%的人类日常知识、经验建立在归纳法之上。
归纳结果的可重复性
>> 独立的可重复性是科学界检验规律是否成立的重要方法论。
只能证伪,不能证明
>> 独立可重复性验证规则的存
>> 在,只能用来判断归纳结果是否存在问题,却无法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 归纳法的结论就是等待被推翻的假说。
>> 科学的第一大特性——可证伪性,即有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个学问才是科学
>> 归纳法只能证伪,却不能证明。
连续性假设是归纳法的隐含假设
>> 推翻一个结论,不要从结论入手,而是要从它的隐含假设开始,如果根基的隐含假设不成立,结论自然不成立
>> 连续性假设是归纳法得以形成的隐含假设,它是归纳法得以形成的前提性假设,而连续性假设并不是归纳法本身能够证明的。
求存不求真的阿喀琉斯之踵
>> 人类进化出一种合理的认知习惯,即用较小的认知成本获得维护我们生存所需要的信息量。
>> 人们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这样才能在付出最小成本的前提下,获取相对正确的知识,所以归纳法不能得到真理,但可以帮我们生存下来,或者暂时性生存下来。这就是人类的最小作用力原理
>> 尽管现阶段的所谓知识并不是真理,但它对于维护我们的生存足够了,这就叫“求存不求真”。
>> 任何归纳法都有时空边界,一旦越过边界就会遭遇非连续性节点,原本成立的规律立即失效。但人类的认知具有连续性和局限性,人类
>> 不但总是忽略边界的出现,而且在跨越边界之后,仍然会习惯性地以原有的规律去衡量事物,这就是所谓的“人类思维的阿喀琉斯之踵”。
>> 当企业的发展跨入新阶段或者行业市场发生了质的变化时,企业就会面临跨越非连续性的问题
>> 当企业的发展发生重大改变,第二曲线和第一曲线存在非连续性时,在原有业务曲线中经验丰富的员工,在新的业务曲线中往往表现得拙劣。
>> 站在归纳法之内,无法摆脱连续性的隐含假设,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
演绎法三段论
>> 归纳法是将眼睛看得到的事实归纳为规律,基本上用的是感性思维,而演绎法是理性思维的主要用智形式
>> 与归纳法相比,演绎法的一大优点恰恰是可以保真
逻辑比事实更真实
>> 归纳法只能证伪,不能证明,但演绎法可以保真
>> 在演绎法的推导过程中,存在一个重要的准则——逻辑正确
>>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先用一个抽象的理论假设来指导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然后用未来的实践结果来检验这个理论是否成立。
前提的准确性是演绎法的隐含假设
>> 前提的准确性是演绎法的隐含假设
>> 演绎法的隐含假设就是前提。
>> 使用演绎法的关键在于确保前提的正确性,即前提不能来自归纳法。
任何系统都有自己的基石假设
>> 第一原理,它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 第一性原理+演绎法==>理性系统
第一性原理也即元原理,或称之为公理,不证自明。
>第一性原理
>> 第一性原理是一个直接给定的且可以自确认的元前提,而不是在这个系统中推理出来的结果。
>> 第一性原理的特性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它是系统之外的,既是自确定的,也是元起点,对应我们在中学学到的概念“公理”;它是基石假设,是整个推理过程中的第一因,又被称为逻辑奇点等。
>> 只要是决定系统的元前提,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是元起点,奇点,也即《道德经》中所称之“道”,一切事物自道而出,一切定律自道而出,因此,道不受定律之约束和定义。
>在奇点处,所有定律以及可预见性都将失效。
>> 在奇点处,所有定律以及可预见性都将失效。奇点可以被看作空间时间的边缘或边界。
>> 由于边界条件只能由宇宙外的造物主给定,所以宇宙的命运就操纵在造物主的手中。
不是系统之内,而是系统之外
>> 第一性原理并不是系统的中心思想,而是这个系统之外、之前的一个元前提。
>> 一家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其经营的中心思想,但一定不是其第一性原理,商业模式得以形成的基石假设才是第一性原理。
>> 表示第一性原理,那么“第一前提”或“逻辑奇点”会更加合适。
第一性原理的层级之分
>> 在演绎法中,大系统的中心思想可以作为小系统的第一性原理,这意味着第一性原理是有层级之分的。
>> 某一个系统的第一性原理,既可以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元起点,也有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母系统的中心思想,作为子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从系统的维度来说,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所以不同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之间也有层级之分。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我们没有必要去找到那个终极的第一性原理,所有比我们想要推导的理性系统范围更大、层级更高的母系统,其中心思想或者推导结论都可以作为子系统第一性原理的来源。
>> 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相应地,第一性原理也有自己的作用范围
>> 调,每一个系统并不是只有一个元前提,在很多情况下,有可能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一性原理支撑了同一个理性系统。
从《几何原本》到公理化思维
>> 真正的“知音”不是观点相同,而是思考方式(逻辑)相同的人。因为只有逻辑一致的人,才有可能从同一个基石假设推导出同一个结果。
让哲科思维点亮中国的创新者
>> 自古以来,我们的思想家的思维方式就是微言大义。我们遵循圣人之言,圣人说过的话就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圣人也许没有对他的结论进行严密的推理,大众通常满足于知道并认同结论就行了。而在古希腊的哲学里,任何结论都不重要,中间的推理过程才是重要的实体
>>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项伟大成就为基础的:古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和(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性实验有可能找到因果关系。
第三章 破界创新:打破基石,边界外延
>> 打破系统的边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作为基石的第一性原理击碎。创新“不破不立”,“破”的是系统得以形成的第一性原理,“立”的是新的第一性原理,这个方法就是破界创新。
破界创新三部曲
>> 大多数创新行为都是在外部事物上的创新
>> 破界创新则是通过打破内在认知边界引起外在现实变化,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创新方式。
>> 第一性原理作为理性系统得以形成的元起点,虽然支撑了整个理性系统,但它同时也禁锢了这个系统的边界。
>> 研究具体对象的学问叫作科学,而把第一性原理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叫作哲学
>> 你重构的“基石假设”一定要比原有的第一性原理层次更深、强度更大,这决定了新系统的边界和强度,否则便是白费力气。而更深、更大的系统通常都存在于基础学科中,如果你仅仅是在商言商,就无法提出破界创新的方法论,只有基于基础学科的基石假设,才会构建出一个更大的系统。
科学领域的破界创新
>> 后世将罗巴切夫斯基创造的“双曲几何”与黎曼创造的“椭圆几何”合称为“非欧几何”。
成为创新企业家
>> 什么是“隐含假设”?答案就是周围人的群体信念。往往那些大家都深信不疑、不被质疑的东西,才是给予你最大限制的隐含假设。
>> 康德说,“所谓哲学起始于对所谓自明的东西的追问”
>> 破界创新并没有解决原有系统的极限问题,但是让原有系统的极限点问题变得无关紧要。如果我们眼睛永远盯着系统边界里面的问题,将永远突破不了边界。
>> 第二曲线根本不是为了解决第一曲线的极限点问题,而是构建一个新的系统,让第一曲线的极限点变得无关紧要。
第四章 组织刷新:使命—战略的破界创新
>> 破解创新的难点就是发现并打破隐含假设。而隐含假设对应到组织时,往往表现为使命、文化,所以发现并打破隐含假设的过程,往往是重建使命、文化和战略的过程,我们称其为“组织刷新”。
纳德拉刷新微软
>> 所谓失速点,就是“存量”增长到一个阈值后,激活了一个刹车式的“调节回路”。
>> 大多数独立系统都会不由自主地趋向于熵增,随着熵[1]的持续增加,任何组织都会到达混乱无序状态的临界点。
刷新文化
>> 固化型思维的公司总在逃避风险,却又期待创新的出现。而成长型思维则会把关注点从到底做错了什么,转变到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 成长型思维会从守势转变为攻势,目标是要赢得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联网设备,而不是忧虑不断萎缩的市场。
>> 成长型思维让微软把重点放在业务增长上,致力于让其与硅谷的其他公司成为好朋友。
埃隆·马斯克的第一创新
>> 第一性原理的思想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说一层层拨开事物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
>> 一层层往上走。”
>> 在他看来,所有目标都可以被拆解为成本问题,并且是以十倍好的方式来解决。
>> 阿斯特罗·泰勒(Astro Teller)有句名言:“把一件事做到十倍好,往往比做到10%好还要容易一些。”
>> 马斯克做的第一步便是还原论的要素拆解。
第一创新的力量
>> 传统的教育观点认为,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应当集中精力去学习某一具体领域的东西。马斯克却恰恰相反,他的学习经历跨越了许多学科
>> 我将这种学习方式称为“迁移式学习”,即把在一个环境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另一个环境中,既可以把在学校或一本书中学到的原理应用于真实世界,也可以把从某一个行业中所学的东西应用于另一行业。
>> 马斯克认为,迁移式学习首先应将知识拆解为基本原理
源自使命的动机
>> 他说,“就我个人而言,让人类成为跨行星物种是我积累财富的唯一目的。除此以外,赚钱对我来说没有太大意义”。
>> 作为企业家、创业者和创新者,什么时候我们也敢于梦想、敢于直面重大问题,并且不抱怨、不犹豫,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心胸才能宽广,才能真正地引领这个世界。
>> 实现任何大目标都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就是“意志”。敢于梦想大目标,并实现它,其实是极度孤独的,需要极大的意志力,因为在实现目标之前,由于目标的“不切实际”,没有人会相信你,也没有人会支持你。
洞见公理比推导更加困难
>> 因为在演绎法的单向性法则约束下,身
>> 系统内部,我们可以基于直接给定的公理使用逻辑推导的方式得到系统中的所有命题,但我们并不能从系统的命题中倒推出在系统之外的第一性原理,除非我们可以跳出自身所处的系统,从外部视角进行分析。
如何跳出?
>跳出自身所处的系统,从外部视角进行分析。
理念世界与思想实验
>> 爱因斯坦是如何发现公理的呢?在这方面,他有两种非常独特的方法论,首先来说第一种,我们称之为“定律中的定律”
>> “定律中的定律”,比如要满足对称性、能量守恒定律和某种最小作用量原理等。
>> 爱因斯坦在发现公理方面的第二个方法论,这个方法其实是很多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公认的有效途径,我们称之为“思想实验”。简单来说,思想实验就是在大脑中进行纯逻辑的推演。
>> 康德说过,所谓哲学,“起始于对所谓自明的问题的追问”。
>> 好奇心是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
>> 除了好奇心,元起点的定位还要依靠人们的想象力。
>> 在这些娱乐和运动的过程中,人类的思维会得到活化,想象力也会随之发挥。
对牛顿力学体系的质疑
>> 在实际工作中,打破隐含假设,首先要判断原有的系统是否逻辑失洽。
两个全新的基石假设
>> 相对性原理[3],他认为,所有自然规律在同一惯性参考系[4]中都保持不变
>> 物理定律(或物理公式)在不同参考系下是不变的。
推导出的狭义相对论
>> 在光速运动的环境下,时间的地位从绝对参考系降级为“相对时间”,而时间也应该建构在光速不变的基础之上。
>> 这个佯谬的实质问题是,光速和时间,哪个是绝对参考系?
用理论定义现实
>> 当逻辑和实践相矛盾时,你相信谁?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会说选择相信眼见为实,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爱因斯坦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逻辑与现实相矛盾,那就改变现实吧。
爱因斯坦的升维
对绝对事物进行质疑,是否是寻找第一性原理的一个方便法门?
>时间是相对的,空间是相对的,但“时空”作为一个整体是绝对的
>> 时间是相对的,空间是相对的,但“时空”作为一个整体是绝对的
>> 根据狭义相对论,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质量越大。那么,增加的质量来自哪里呢?爱因斯坦认为,额外的质量只能来自能量。
>> 将质量和能量融合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即“质能”,而质量和能量也就成了质能的一体两面。
>> 爱因斯坦用狭义相对论将时间和空间统一为“时空”,将质量和能量统一为“质能”,他是如何做到的?答案是升维。
>> 爱因斯坦认为,在问题的原有维度上不能解决问题;在原有维度上,只能呈现问
>> 题;只有换一个维度,才能解决现有问题。
>> 高能物理和理论物理领域重要的学者之一、日裔美籍物理学家加来道雄在其著作《超越时空》中提到,
>> “自然规律在高维空间更简单”。
>> 升维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思维方式,还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打破原有的认知边界。
推导出的广义相对论
>> 根据狭义相对论,任何物理相互作用的传播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
>> 大质能的物体会造成周围的时空场弯曲,如果有其他物体在这个时空中运动,出于最小作用量原理,自然会呈现出弯曲的运动轨迹。
>> 在狭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统一了时间与空间、质量与能量;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直接在时空和质能之间搭建起了桥梁,用两者的关系重新阐释了宇宙中星体运动的规律(见图6-3)。
>> 佯谬指的是基于一个理论的命题,推出了一个与事实不符的结果。
第七章 从众效应:“真理”的真相
>> 在组织中,我们很容易被群体的信念影响,甚至会因此而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保持一致以寻求安心,这就是“从众效应”。
>> 在所有的隐含假设里,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种就是“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它是指个体受到他人的影响,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保持一致以寻求安心。
两种真理观
>> 所谓真理符合论,就是信念是否与客观事实一致,某个信念如果与客观事实一致,就是真理。而所谓真理连贯论,是指信念与群体信念是否一致,某个信念如果与群体信念一致,就是真理。
真理符合论
>> 一般来讲,真理符合论是绝大多数人的真理观,我们通常认为自己相信的真理都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 根本没有独立于“主观信念”之外的“客观事实”
>> 因为要想让客观事实成为事实,首先需要经历我们主观的认知。
>> 所谓的客观事实,都是用主观信念覆盖于其上,而且根本无法与主观信念相剥离。
>> 除了视觉,其实还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所感知到的事物,都是我们的大脑对外界的主观认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生存
>> 的真实的世界,可能既没有颜色,也没有声音,它们都是假象。正如释迦牟尼在《心经》中所说的那样:“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 感官系统为什么不能感知客体的全部属性?为什么一定要“简化”和“扭曲”外物呢?
经济学是解决稀缺资源的有效分配,能量也是稀缺资源,其使用和分配必须符合最有效原理。
>即便把人体代谢所产生的全部能量都调动出来,也无法应付上列能量需求的万分之一。
>> 即便把人体代谢所产生的全部能量都调动出来,也无法应付上列能量需求的万分之一。
>> 自然万物运动和结构总是采取某种最简便、最经济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最小作用力原理”,从这个角度讲,“人类的感知系统,不是为‘求真’设定的,而是为‘求存’设定的。”
真理连贯论
>> 我们再来看人类判别真理的第二条路径——真理连贯论,也就是根据信念与群体信念的一致性,判断信念是否为真理的方法。简单来讲,如果某个信念与群体信念一致,那么这个信念就被认为是“真理”。
>> 真理连贯论也有一个明显的漏洞。如果用群体信念作为判别真理的标准,那么这个群体信念本身是否为真由谁来判定呢?
>> 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描述这个问题,作为身在群体信念之中的个体,如果群体信念本身出现错误,我们能否发现并纠正这个错误?直觉上,我们觉得这很容易,只用将群体信念与客观事实进行比对就可以判断群体信念是否正确。但是,这不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真理符合论吗?既然客观现实的真实性无法证明,即实践不能检验信念,那么我们就只能通过推导群体信念的第一性原理是否为真判断群体信念是否正确。
>> 我们发现无论是真理符合论还是真理连贯论,它们判定出来的真理实际上都是某种形式的群体认知
所有人相信的真
>> 所谓客观,其实一直是一个错误的词汇,因为只要具备“观”的过程,客体就会被主观认知覆盖;甚至连“真理”都是一个自我背叛的词,“真”经过“理”的过滤就会失真。
>> 我们把群体信念当成了认知的隐含假设
>> 在这种隐含假设的影响下,我们经常会以群体认知评判一个人的对错,如果我的信念与集体不一样,一定是我错了;如果你的信念与集体不一样,一定是你错了。难道媒体不如你、专家不如你、领导不如你?不合群的人注定错误,这就是从众效应下追求个性的原罪。
从众效应
>> 身处群体之中,即使群体信念错了,原则上我们是不可能看出群体在犯错,这就是所谓的真理的结构性缺陷。
>> 所以“皇帝的新装”只不过是童话而已,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是看不出群体犯错的。即使我们看出来了皇帝新装的骗局也不敢说,即使说了也没有用。
逃不脱的乌合之众
>> 勒庞在这本书中把受到从众效应极端影响的人们称为“乌合之众”。
>> 大多数人都认为群体智慧要高于个人智慧,比如我们常说的“群策群力”“众人拾柴火焰高”等。但勒庞认为,“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 群体只会形象思维,也只能被形象打动
>> 优秀的演说家靠的总是感性而不是理性。
>> 对群体而言,“做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而“夸大其词,不断重复,言之凿凿,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是说服群众的不二法门”。
>> 群体无意识,我们也可以理解群体无自由意志
>> 在群体中,个体没有自由意识这件事情几乎可以被称为最终论断。
>> 勒庞认为“在群体中,个体不再是原本的那个自己,而变成了不再有独立思想的傀儡”。因为“群体最渴望的不是自由,而是服从”。
>> 所以在人类内置的基因中,服从是与生俱来的,而自由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在人们的身上发挥作用的新元素。
>> 人们总是习惯于听从强者的指令,比如员工听从管理者的指示,子女服从父母的安排。
>> 勒庞所说:“个体一旦成为群体
>> 的一员,他的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约束的那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认知如何跳出
>> 英国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说:“很多人宁可死,也不愿意独立思考。”因为群体中的独立思考等同于用自己的意识去对抗天性,用思想去对峙身体。
>> 所谓的真理的隐含假设是“群体信念”
第八章 批判性思维:我讲的可能都是错的
>> 我们应该怎样判断一个信念是否暂时正确呢?在逻辑学领域,信念“正确”的判断标准是“逻辑三洽”,即自洽、他洽和续洽。
逻辑三洽
>> 所谓逻辑自洽,有两层含义:一是这个信念的逻辑体系环节自身可以自圆其说;二是这个信念的逻辑与相关事实之间可以相互证明。
>> 逻辑与事实之间的相互验证,通俗的说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通常情况下,成功通过实践考验的信念往往具备暂时的正确性。但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存在于逻辑层面。
>> 逻辑他洽就是信念所处的逻辑系统,要与周边相关的逻辑系统以及更深层次的逻辑系统保持一致。
>> 在商业场景中,所谓的逻辑他洽通常表现为,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理念需要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
>> 复杂性科学等商业的根基性学科保持一致。
>> 逻辑续洽是指原有被证明暂时正确的信念,在时代和场景发生变化之后,依然可以保持逻辑正确。
>> 换个角度来讲,当信念涉及的领域内出现新事物、新信息和新证据时,我们必须判断原有的信念是否依然可以与新的经验或信息相融。如果原有信念的逻辑体系出现错乱,就意味着这个信念已经不再正确,不再具备指导意义。
主体性认同
>> 在逻辑和理性之上,始终存在一个更强大的力量,它阻碍了我们对理念正确的判断,这个力量叫作“我执”,而破除“我执”的过程需要应用批判性思维。
>> 笛卡儿所说的“我思故我在”
>> 而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我”的思考却被常常等同于“我”自身来看待。这种常规的认知习惯,实际上导致了一个非常可怕的后果,那就是人类的思想和语言会持续性地陷入二元对立的矛盾中。
>> 因为“我”的思考等同于“我”的存在,所以没有什么东西比思想的正确性更能强化“小我”的存在,而为了证明“我是对的”,必须证明“你是错的”。当人们站在己方正确而对方错误的逻辑制高点上,自然会产生一种思想层面的优越感,因为他们在这个二元对立中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 在我们的生活中,99%的争吵其实都不是为了捍卫“我的思想”,而是一种出于本能的对自身存在性的防卫。
群体信念
>> 正如人与人之间会为了证明自身的存在而争吵一样,群体之间会为了证实自身理论的正确性而产生斗争,同时这种斗争也会从道理之争逐渐转变为主体存在之争。
>> 因为每个群体都坚信自己掌握着真理,而真理是颠扑不破的永恒存在,其他群体反对自己的主张,自然是缺乏理性甚至邪恶的。当某个群体对于其他群体的定位从竞争对手上升到敌人的时候,有序的理性对垒就会逐渐转变为伦理层面的对骂甚至大打出手。
>> 这种所谓群体认知中的道理,实际上也并不是道理,它更像是一种立场,站在群体的角度,尽量捍卫自身存在性的立场。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些群体之间的争论,不是道理之争,而是立场之争,这种争论并不是为了捍卫“我们的思想”,而是为了捍卫“我们自己”。
批判性思维
>> 可证伪性来自犹太裔思想家卡尔·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他认为“是否具备可证伪性,是区分科学和非科学的第一指标”。
>> 如果一个理论总是被置于“不可被证伪”的保护之下,这个理论就不能称为科学。
>> 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会看到一些不可证伪的信息,但它们对我们的不利影响实际上并不强烈,而最有害的信念就是明目张胆地抵制批评的信念。
>> 信息中的强迫和威胁会令宿主丧失对其进行评估的能力,使逻辑、理性和科学等认知武器纷纷丧失功效。在这里,我奉劝大家,一旦发现身边有人用这样的方式输出信息,一定要及时离他而去。
>> 波普尔认为“能够认识到并承认自己错了,是证明一个科学家仍旧还是科学家的标志”。
>> 在商业环境中也是如此,我一直认为能够认识到并承认自己错了,是证明一个创业者仍旧还是创新者的标志。
>> 如果遇到认为自己的战略肯定没错,即便出现问题,也要将责任推给负责具体执行的工作人员的经营者,一定不要投资给他。
>> 在一个企业中,经营最大的成本不是试错,而是领导者的“尊严和面子”。
>> 当一个领导者认为自己不能犯错的时候,企业内部通常会出现所谓的“承诺升级效应”
>> 简单来讲,就是领导者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即便发现错误,也不会停止投入,甚至还会继续追加投入,以证明自己是对的。
>> 美国企业家瑞·达利欧(Ray Dalio)在《原则》一书中提到,“如果你现在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么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
>> 以目前的时间为起点,人们认为过去多久以前的自己是个蠢货,代表了人们自我成长的周期
反共识
>> 如果你在所有事情上都与所有人的观点是一样的,你凭什么出类拔萃呢?
>> 我相信,如果你要创新,你必须愿意长时间被误解。你必须采取一个非共识但正确的观点,才能打败竞争对手。”
>> 没有批判性思维,认知边界便无法打破,我们需要承认“我错了”“我们错了”的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