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刚毕业的第二年春天,上班难得不忙,可以早早的6点半下班。一般流程是吃完饭到住处8点,躺床上看小说或追剧,12点拖着疲惫的身体睡觉。每天这样循环往复,不知不觉过了1个多月,等到反应过来,发现天气热的已经可以穿短袖了。当时没感觉到世界任何的变化,但实际上身边的人和事已经在飞速的改变。一种沧海桑田的后知后觉,瞬间后背冷汗直流。自此以后,就对自己的业余时间有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个北漂族,一直希望自己能够珍惜每一天,在充斥着加班熬夜、竞争激烈、尔虞我诈的职场中,能够拥有更加高效的工作,保持快速成长的生活。
作者:洋松果
文章总计2800字,阅读时间8分钟。
目录:
1、965还是996,是你的选择还是被选择?
2、我们每天都在谈的高效工作和生活,有几个好处
3、成为高效达人的5个秘籍
一、965还是996,是你的选择还是被选择?
最近996的言论在盛行之后稍微平静了一些。关于是否加班,引起了很多的讨论和争议。有的人表示理解,有的人强烈反对。
个人的感觉是很多的评论和企业言论没有在一个维度上碰撞。一方强调的是996的精神,一份付出一份收获的精神,而不是容易让人炸毛的每天机械强制的996工作制。当然这种言论本身就有很大的争议性,企业家说出来很容易引起员工的负面性情绪,而且在内部信息的传递过程当中很容易扭曲成硬性要求。
这篇文章不太想讨论996这件事。我自己这几年965/996/007都经历过,在工作中收获最大的时候是跟着项目走的阶段性的996和007,毕竟投入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当然事后需要一段时间的身体调整,并不能持续这样。同时因为我965的时候也在高效的利用业余时间,综合来看整体的快速成长,所应该获得的职场回报,实际上和是否996并无直接关系。
无论是国内的996还是去年德国90万工人每天5.6h工时。整件事背后隐含的是对时间的利用和产出效率。如果公司组织的效率过低,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996很可能远不如965的产出高,甚至可能越忙死的越快。这些情况下,无效的时间利用是最致命的问题。
对于个人来说,公司的要求,和个人对工作和生活的高效利用时间的要求,实际是两件事。尤其是针对互联网企业,因为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今后企业和个人的发展会越来越趋向降本增效。是否能够更加高效的工作和生活,也是个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保障。
二、我们每天都在谈的高效工作和生活,有3个好处:
1、可以有更多可利用的个人时间:
最直接的,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之后,有更多的个人时间。可以投入到家庭、兴趣爱好和个人成长上去。有家庭的可以多陪陪孩子和爱人,可以看个电影放松一下。因为我来北京之后满脑子的危机意识,一般会把大部分时间安排到个人成长的事情上。
利用个人时间阅读专业的书籍充电,学习时间管理和个人成长的知识,跑步保证体能的充沛等等,当利用业余时间建立起重点关注领域的知识框架后,就可以更加快速的提升自己。
个人时间可以专注的领域
2、接触新事物的时候更有目标感和规划感:
高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上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可以带来更强的目标意识和规划意识,比如说喜欢摄影,在下班后就阅读相关的书籍,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周末和旅行的时候,拍摄喜欢的照片。虽然不至于能成为谋生的手段,但也给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改变和乐趣。
云南旅行
3、职场上更有竞争力:
一个刚毕业2年的学弟,就以一种令我瞠目结舌的速度在公司承担越来越大的项目,升职加薪。我当时好奇的问他怎么做到的,他告诉我,不是他本身比别人优秀太多,而是他可以进行快速学习,而且可以长时间的保持工作的专注,这样就可以比其他人更加高效的超出领导预期的完成任务,再加上他善于沟通和表达,有了机会就用力抓住。本身足够高效,而且又投入了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自然更快的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个人效率的提升,本质上就可以产出更多的价值。当你可以比别人更加快速而且高质量的完成工作时,就为团队带来了更多的贡献。如果成为管理者,就可以驱动团队效率的提升。最终个人和团队都会更加有竞争力。
三、成为高效达人的5个秘籍:
1、晨起仪式:心如止水,精神饱满
生活中大部分高效率的人,都喜欢在早上做2件事:处理最重要的工作,安排当天的计划,以及锻炼身体。运动可以提升认知,改善情绪,给一天打下良好的基础。早上整理当天的任务清单,可以更加高效的处理一天的工作和生活事项。
2、要事优先:把最有必要的事放在首位
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聊到一天低效时间段的一些特征。其中有一个就是忍不住刷手机,刷邮件然后回复、刷收到的信息、刷新闻,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工作节奏被不断的打断,未完成的工作只能加班来解决。刷手机的习惯实际上是一种焦虑感的蔓延,不能专注于工作中,做一些小事情来缓解焦虑。
对于职场人来说,我们每隔1h都可以停一下,放松一下。同时从另外的角度检视自己在做的事,是不是在正确的方向上,是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该怎么调整才能更高效的达成目标。一些可以但没必要的事情,就往后在考虑是否完成吧。
3、高效沟通:本身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在工作中,另外一个阻碍高效工作的是重复性的和无效的沟通。比如一件事要和很多部门、很多人来回的沟通。比如一些没完没了、多人参加的又未能有所结论的会议。
对个人的沟通来说,能够逻辑清楚的交流是高效沟通的基础。对一个小团队来说,目标明确和一个高效的会议主持者是高效会议的保证。
高效的沟通,有几个必要的要素:目标明确、利他主义、学会倾听、保持专注、达成一致。
4、定期回顾:工作日志以及定期复盘,回顾目标和反思
工作日志有个同事会每天写工作日志,把今天的重点工作的进度记录一下,同时把今天有所收获的心得和思考整理一下。这样可以对前后2天的工作有很清晰的把控。
我们可以定期对重点的工作做一个复盘,总结经验和教训,提炼出来可以复用的方法论,以后再处理类似工作时的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5、善用工具:一些常用的工具推荐
2分钟原则:对于临时的任务,如果在2分钟内可以完成,可以停下工作尽快去做,如果超出2分钟,那就先记录下来,稍后对这些任务做统一处理,可以保证工作的高效率。
Inbox:收集箱。可以是一个文件夹、便签、一个文档,把随时的想法和临时的任务记录下来,稍后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处理。
Xmind:思维导图软件,用于做逻辑的梳理和任务的拆解。
Workflowy:可以做文章和思路大纲分解。在X-mind头脑风暴后组织成思维导图,然后在Workflowy先整理一个大概的纲要。资料可以多平台同步,方便随时检查。
Omnifocus/Doit.im/滴答清单:任务管理软件,适合多项目和多任务需要同时跟进的人。
Evernote:用来记笔记和资料整理很方便,知识管理软件。
aTimelogger/时间块青春版:记录自己的时间消耗在哪些事情上,定期做一些回顾很有意思。比如我17年统计全年的运动时间发现,每天只需要20分钟,就可以保证充足的跑量。
便签:用来做一些碎片化的记录。
四、写在最后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近期和一些朋友聊天的时候,谈论的一些问题,希望写出来和大家交流。
有一句话最近感受颇深,和大家分享:人生最重要的两天,是出生那天和发现人生目标的那天-马克吐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