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的腹内饥肠辘辘,食的欲望不会再好了,正是进食的好时候。保持饥饿,或者说饥饿训练,已经持续一段时间,感觉不错。另一种说法,可以算轻断食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06618/ef011aac37a4e185.jpg)
我认为,保持饥饿对健康是有益的。无论是对身体的健康,还是心理的健康,或者说对生命亦或情感的耐久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有一篇文章叫「饥饿是很好的锻炼」,摘录关键段落如下。
海明威说:“当你走进卢森堡博物馆,如果你腹内空空、饿得发慌,那些名画就全部显得更加鲜明,更加清晰,也更加美了。”
坦率地说,由于资质愚钝,读完他那篇文章,我始终未能领会“饥饿和鉴赏力的关系”。现在,似乎有所理解……
01
我记得,很久以前在抖音上看过南怀瑾先生的一个短视频,他说:“健康长寿最重要是注重饮食,饮食要清淡,因为饿不死人,吃死人。越是拼命吃的,讲营养,非死不可……”
我不知道诸位怎么看。关于饮食过量的坏处,无论是医学界,还是养生界,都有充分理由。
由于暴饮暴食引起的肥胖症,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脑血管疾病,数不胜数。
近年来,物质极步发展,人的身体进化却无法跟上脚步。换句话说,身体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过量营养涌入体内,结果就无福消受,把身体拖垮。
比如,血管是身体的运输命脉,大量的营养输入体内,给血管带来直接负担。血管那么细,尤其是脑部血管,发生阻塞就很容易理解了,于是人就容易得脑血栓,脑梗塞。
为什么主张清淡饮食呢?因为,但凡好吃的食物都是高油、高盐、高脂,而三高对身体有害无益,仅是满足人的口欲,长期以往对健康有致命性的危害。
也就是说,人们身体必需的物质是极少的,平淡的饮食完全足以满足身体所需,大部分食物是非必要的。
有人说,有那么多好吃的,不吃的话,失去多少乐趣。这就得自己权衡,你是看重短期还是长期,或者想爽一时就毙命,还是活得更久。
况且,就算是喜欢吃,也需要控制吃的节奏。
02
以我的感觉,每顿饭吃到七八分饱,是比较合适的。一方面的,如上所述,身体必须物质足够,身体开销没有负担。另一方面,下一顿有足够的欲望。
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丧失食欲,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没有胃口。
这也是过量饮食惹的祸,我估计,很多人已经很久没有过饥饿的感觉了。任何食物,吃得过多,吃的欲望就会下降,这个很容易知道。
那么,吃如果是一种人生乐趣,你就少了其中一项。对于不少人来说,吃可能是占诸多乐趣的大部分,吃的欲望没有,抑郁就难免出现。
所以说,保持饥饿是一种很好的状态。不过,也不能饿得发昏,否则就有碍开展正常活动。
总之,在下次进食前有饥饿的感觉,为佳。
03
保持饥饿,类似于一种延迟满足。关于延迟满足,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也有一篇文章谈及,摘录如下。
他说:“我总要工作到干出一点成绩方始罢休,我总要知道了下一步行将发生什么方始停笔。这样我才能在下一天有把握继续写下去。”
海明威能够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很好地保持平衡,他知道享受当下,也给未来留一些资本。
人的一生,虽很短暂,但也漫长,在短暂而漫长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些好玩的有趣的事情,细细品味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
福不可一日享尽,来日方长,别急,慢慢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