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CCH 2

作者: 国宝级初学者 | 来源:发表于2021-11-02 11:07 被阅读0次

    PUCCH Format 2 需要经过扰码,调制,映射等

    原始序列先经过扰码,扰码的序列基于终端C-RNTI和扰码ID确定,扰码ID可以是RRC配置的[0-1023]之间的值,或者是小区ID[0-1007]

    这样可以将小区间的同时频资源干扰随机化

    调制方式是QPSK,此时一般配合Polar译码时,使用软解调

    不同的UCI的比特数目决定了其编码方式,使用Reed Muller Code或者是Polar Code的方式,主要是看信息比特的数目,小于11则使用Reed Muller Code。

    典型的,对于3<=k<=11

    编码

    意为:码块长度是32,编码输出di,对于小于11bit的原始码流ck,每一个输出bit对应一个生成多项式M_{i,k}

    RM码如何判断DTX

    RM码没有CRC ,只能直接解出其payload

    如果需要确认是否是真实的结果,还是胡乱的结果,则需要做DTX判断,比如从PUCCH Format 2的SNR门限判断,但是这种不一定可靠,另外一种是从RM码本身判定,利用RM码 11bit冗余编码的特性,按照如下示意图分辨

    将接收到的软比特信息,

    先将所有比特按照11bit的信息比特长度进行RM译码,

    然后将前一半比特信息按照真实信息比特长度进行RM译码,

    再对后一半信息比特按照真实信息比特长度进行RM译码,

    这样就得到了三个译码后比特。

    再看第一段的译码后的11bit的信息,除了前面真实信息比特长度,剩下的比特是否为全0做一次判决。

    这样就一共得到了四种信息(三个译码结果,一个剩余比特是否为0的判决结果),DTX判决就是基于这四种信息来判决。

    第一步先判断是否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如果同时满足,判断为DTX:

    1. 全比特译码结果,和前一半比特译码结果不同的比特数大于1,

    2. 全比特译码结果,和后一半比特译码结果不同的比特数大于1,

    3. 全比特译码结果,除了真实ACK比特信息后的比特不是全0,

    4. 如果三个条件至少有一个不满足,那就比较前一半比特译码结果和后一半比特译码结果,如果不同的比特数大于1,就判决为DTX。

    采用这种方法做DTX检测,编码的码率不能大于0.17 = 11/64,即11bit使用双重32bit编码冗余,前一半和后一半分别可以译码

    PUCCH Format 2 DMRS

    使用伪随机序列

    关注生成本地DMRS序列的参数:

    l是OFDM符号的下标

    n_{s,f}^\mu 是时隙的下标

    N_{ID}^0要么是RRC配置的[0-65535]之间的数,要么是小区ID,即小区干扰随机化

    与数据部分的资源分配是,DMRS占用一个RB中的1,4,7,10位置,数据部分则是0,2,3,5,6,8,9,11

    PUCCH format 2 资源数目约束

    当UE传输O_ACK的HARQ-ACK information bits 和O_CRC bits 使用PUCCH format 2 ,

    配置的PUCCH resource 的RB数目是M_RB_PUCCH的RB数目

    UE会尽可能少的使用M_RB,min_PUCCH的RB来传输

    满足条件

    N_sc,ctrl_RB:PUCCH 2的RB中的有效RE数目8

    N_symb-UCI_PUCCH:PUCCH 2的符号数目

    Qm:调制方式QPSK 2

    r:配置的PUCCH 2的最大码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PUCCH 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nd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