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日读书20181106

每日读书20181106

作者: 酒泉潘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12:12 被阅读0次

未来不再遥远~陶西平

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之子陶西平发表在《人民教育》2018年第17期上的一篇文章,《未来不再遥远-未来教育取决于三个重要因素》,系近年来对未来教育理论观点系统总结深化提升之作,深刻全面。作为教育理论的实践者,我们当树立未来理念,作为未来教育的研究者,我们当秉持“未来是创造出来的”这样一种理念,我们需要坚守从过去到现在一脉传承的优秀文化和崇高精神,需要变革一成不变的落后思想理念和方式,需要创造能够适应世界变化的不再遥远的未来。现将精要摘抄如下:

对未来教育有三种不同理解,一是理想主义,学校将被各种更为广阔的平台取代,自主学习将成为主要途径;二是实用主义,技术改变应试;三是批判主义,认为互联网的应用将会培养出精致的个人主义者或愚蠢的下一代。

陶西平认为,未来教育取决于三个重要因素。

一是时代变化决定未来,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个报告,其背景和贡献有:

《学会生存》,1972年世界蓬勃发展,提出了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理念,充满科学主义和经济主义。

《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1996年世界经济消退至低谷,期待新新世纪的复苏贡献,创新提出了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特点是充满了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

《反思教育》,2015年经济发展,社会包容性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产生的矛盾,已经给世界带来诸多危机。贡献和创新有提出,教育不能单纯为经济发展服务,应当强化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能力,特点是体现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

二是文化传统制约未来教育。文化传统是国家和民族教育的底色。未来教育是多元化的,未来学校是多样化的。

三是技术发展改变未来教育。新技术推动教育普及,促进教育改革。在线教学,慕课与翻转课堂;移动应用,平板电脑自带设备与移动学习教育;大数据,学习分析、量化、自我与学习管理系统;智能技术,虚拟助手,情感计算与人工智能;工程创新,3d打印、创客空间、物联网和机器人;交互技术,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自然用户界面。

陶西平认为,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教育有五大深刻影响:一是教育内容从以知识技能为主转向以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主,二是教育方式,从实际硬背转向探究式学习,注重建构项目学习,合作学习30学校和教师功能学校的边界被消除,更多的教育渠道形成教师功能被解构教师可能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四是教育评价由于以上变化有可能建立起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要求的教育评价体系,五是教育困扰,信息技术和以人工智能的使用,也可能影响学生健康的发展。如法国立法,禁止幼儿园小学初中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

我们可以畅想未来教育,但更需要从现实出发,探索通向不再遥远的未来教育的道路。对未来教育的研究应当坚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未来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在探讨适应未来的世界发展变化的理想的教育。

未来是没有时间边界的,但研究未来教育应该有时间边界,以2030、2035为界。未来是没有空间边界的,但研究未来教育应该有空间边界,中国未来教育应研究自身的特性。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未来教育是在现实教育基础上通过教育改革逐步形成的中国不再遥远的未来目标,应当放在未来教育,能保证每个孩子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上。一是实现普及与条件的协调,二是实现个性与共性的协调,不片面强调共性教育而忽视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也不片面强调个性化发展,而忽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有科学的合理的教育体系,能为每个人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不把共性与个性割裂。三是实现公平与选择的协调,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良好的机制,既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因为国家科技和人文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奠定基础,不把公平与选择割裂开来。四是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五是实现技术与实效的协调。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绝不是简单的将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加到互联网上,不是物理变化,而应当是化学变化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最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学。

沃尔特艾萨克森《乔布斯传》中说,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是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面对未来教育的理想,需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同时又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策略,走向未来的教育改革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艰苦的渐进的动态过程,充满着矛盾和困惑,充满着不同观点的争议,充满着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阻力,需要改革的担当和勇气,需要改革的决心和智慧。

拉拉哈德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一个公式,就是R=G(即:Resource=Globalite,也就是资源来自全球)因此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以开放促进教育水平的提升,共同探索并走向理想的未来教育。

相关文章

  • 每日读书20181106

    未来不再遥远~陶西平 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之子陶西平发表在《人民教育》2018年第17期上的一篇文章,《未来不再遥...

  • 【每日好句】20181106

    1. 如何达到生死自在的境界?唯有靠平常多培养“能舍”之心,方达提起、放得下之境界。

  • 每日阅读分享2018110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一切都在改变。 迎接未来的巨变,只能奋力追赶未来。 点击链接,我为...

  • 手残党学画画002

    20181106 睡前涂鸦练习

  • 每日一画『20181106』

    所焦虑的,究竟是什么呢? 【一】手绘日签图 [太阳]【冉绘】•【禅绕画】•【早安心语】 『You will spe...

  • 20181106

    hi 老婆,早上好,电话突然间断,人也随之惊醒,一夜在您陪伴之下,睡得踏实,睡中有梦,梦里有您,在梦里你我携手,经...

  • 20181106

    1.在文章中我学到的重要概念: 做长篇阅读时的方法:先看题,将题中的关键词画出,在原文中找到,并联系上下文。 2....

  • 20181106

    今日盘点: 1.今天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安徽博物院,据说这是全国仅有的几个博物院之一。但是没有啥文化内涵的我也仅仅是...

  • 20181106

    今天在电脑翻到两篇文档,一篇中文。某个假期,笔调清晰,令我想起那个冬天的孤独、寂寥,和当时面对无奈现实刻意保持的清...

  • 20181106

    上午上课,urban analytics 在这门课上,我感觉美国学生一直在给老师提意见,让老师适应学生的节奏 这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读书201811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om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