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一〇三:学贵持志

《传习录》一〇三:学贵持志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10-11 18:13 被阅读0次

    《传习录》一〇三:学贵持志

    或问:“为学以亲故,不免业举之累。”

    先生曰:“以亲之故而业举,为累于学,则治田以养其亲者,亦有累于学乎?先正云‘罹患夺志’,但恐为学之志不真切耳。”

    有人问:“想要踏踏实实做学问,但由于父母意见的原因,难免受到科举的拖累。”

    阳明先生说:“因为父母的原因参加科举考试而妨碍了学习,那么,为了奉养父母而种田,也妨碍学习吗?程颐强调‘只担心失去初心与志向’,恐怕真正应该担心的是做学问的志向不真切而已。”

    阳明学问是有所指向的,那便是他少年时立下的志向。

    少年王阳明有一次问私塾先生:“天天念书是为了什么?”

    先生告诉他,是为了考取功名,并且拿中过状元的王阳明的老爹来启发他,希望他最好像自己的老爹一样,能中个状元。

    少年王阳明认为,私塾先生所言不妥,他认为天天念圣人之书,就是为了学着做个圣贤。自此,少年王阳明立下了“学为圣贤”的大志向。

    《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实便是为天下学人确立了一个共通的大的为学志向。这个志向具体表现为彰明自己人之为人的美好德行,并将彰明出的美好德行实践诸天下之民,使之惠及天下,进而从长度来讲惠及千秋万代,从宽度来讲惠及天下万民,从高度来讲达到“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

    客观来讲,“大学之道”便是天下所有“大其心”求大学问者的志向。

    相对于“业举”而言,“学为圣贤”便是在求“大学问”。当时,追随王阳明的学者一方面清楚自己追随老师所求的是“学为圣贤”的大学问,另一方面还受到“学而优则仕”的冲击,希望在“业举”上有所成就。

    有弟子提出“也举之累”,实际上是假“以亲故”,也就是以父母之命的说辞表达自己对“业举”的深层取向。可见,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不是今天才有的,一千多年前,王阳明的课堂上早就发生过了。

    幸运的是,王阳明直接绕开名目之争,全力聚焦于“为学之志”上,从“为学之志”出发,勉励学者潜心所学。

    王阳明对“为学之志”的关注,值得面临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之争的我们思考与借鉴。因为双亲之故耽于科举考试,以至于妨碍求学,如果这个理由成立的话。那些靠耕种奉养双亲的人,难道也因之妨碍了学习吗?

    王阳明的反问直击人心。对比今天的家庭教育,我们看到多少父母因为害怕耽误孩子的功课,把孩子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说到底,就是没有弄清楚为学的目的。今天把求学的目的定位为考个好分数,上个好大学,同一千多年前王阳明学生所讲的“业举之累”没有什么分别。倘若把求学的目的定位为“学为圣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本身就是与为学目的相违的。

    试想,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名牌大学生吗?

    正像耕田奉养双亲非但不会妨碍一个人“学为圣贤”,一定程度上还是大有裨益的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以更好地奉养双亲也是没有问题的。

    根本问题在于“为学之志”上,在于求学者有没有抱定了一个无限趋近于“大学之道”的大志向,有没有不断对照、强化这个志向。

    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正像程颐说的那样——“罹患夺志”,倘若求学的过程中丢掉了志向,或者说压根不知为什么而读书,那才是最大的问题。

    一句话,学问无他,学贵持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一〇三:学贵持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qn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