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公众号上浏览到几篇文章,它们的标题惊人的相似,均为《如何度过历史的垃圾时间》。其中一篇提到,“历史的垃圾时间”这一概念源自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米塞斯,其含义是指当一段历史不符合经济规律,且个体难以改变现状,整个趋势看似必然走向失败的时期。文章借此概念,隐晦地关联到当前经济下行的形势,认为在这种大环境下,个体无力回天,建议人们选择“躺平”、观望,尽管作者强调这并非放弃,而是在积累人脉和能量,为未来做准备。另一篇文章则更为直白,提出“润是不变的法则”,暗示在国内无望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去海外发展。
阅读这些文章,我感到既惊讶又愤怒。如果我们的前辈们都持有这样的想法并付诸行动,那么我们今天生活能否有现在的模样。我不愿断言这些作者都是别有用心,但他们的精致利己主义态度显而易见。因为,真正的知识分子、社会精英,绝不会诱导人们陷入,相信某个时期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进程的“叙事陷阱”。
在这个充满喧嚣和幻象的时代,我们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各种“叙事陷阱”。行为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席勒在《叙事经济学》中指出,“故事”是传递意义最有力的工具,有些“故事”能像病毒一样传播,影响人类行为,进而影响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席勒看来,叙事是事实与主观反应的结合(叙事=事实+主观反应),我们对真实世界的认识不仅基于客观事实,还受到这些叙述引起的复杂心理反应的影响。
这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它使我们放弃了独立思考的权利。因此,我们必须警醒,拒绝“叙事陷阱”,时刻提醒自己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各种观点或叙事背后的逻辑,树立对美好未来的信念,始终保持建设性和行动的勇气。
我们的前辈们以他们的勇气、智慧和坚韧,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精神遗产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今天,我们不仅要继承这份遗产,更要将其发扬光大,传递给我们的后辈。
我们要让后辈们知道,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面对何种困境,都有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的勇气,都有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历史的进程不是预设的剧本,每一个个体都有力量在关键时刻书写历史。我们的信念、决心和行动,将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