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华,字温甫,行六,曾国藩堂弟,1858年(咸丰八年)11月24日在三河与太平天国的战斗中战死。曾国藩亲弟弟曾国荃建议曾国藩向朝廷为战死的将士请封时,让他提请朝廷为曾国华建祠以示纪念和表彰战功。当时,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曾国荃为军中大将,要说以他两人的身份地位和与曾国华的关系,这样的一个请封建议应该可以提出来,但没想到的是,这个提议被曾国藩给否定了:
“……湘鄂皖三省,温弟毫无战功,何祠之有?瑞州略有战功,亦远不如峙衡。初到瑞州,风浪极大之时,温弟正在病中,七月十六赴省养病,九月十八回营,则风波大定矣。次年二月十六奔丧,七月十三日始克瑞城,峙衡之劳过于温,峙仅立祠瑞州,而温立祠省城亦不平允。凡好名当好有实之名,无实则被人讥议,求荣反辱。吾意呈词不可请建祠也。”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社会中的每个人其实都是被特定关系限制着,个人的所做所为,如果不符合社会的一般共识就会出问题。比如说,按你的职权去解决你遇到的问题,这就是知道“止”;如果超出了自己的职权去解决问题,或者说用职权为自己或自己相关的利益人服务,这就是不知“止”,到头来肯定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当今中国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过于讲和谐讲“民主”,好多事都想讨论讨论以达到“民主”的要求。因此,习总书记才强调要“懂规矩守纪律”,因为规矩和纪律就是“止”的标准和范围。对别人的“止”我们可以去了解以便在评议的时候理解对方;对自己的“止”要全面吃透、谨慎遵守。当然,在当下的中国要特别注意那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荒唐事出现。
曾国藩以两江总督之显之贵尚且不为自己的堂弟请建祠堂,他那句“
凡好名当好有实之名,无实则被人讥议,求荣反辱”之论,言犹在耳言犹在耳也!子曰:“君子慎独”,善哉,曾国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