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开始看《三国演义》,原来看过两遍,不过因为文言文,理解的比较浅,所以里面的内容都记不住。想着静下心看看历史,又开始翻开。第一回讲的是桃园三结义,汉末,建宁二年,由于之前的桓、灵二帝亲宦官远贤臣。导致天下大乱,黄巾起义。动荡的社会背景之下,很多有志之士就突显出来。说到刘备,关羽,张飞的结识,就在酒楼里喝下酒,吐露自己的胸怀大志,三人一拍即合,次日就结拜为兄弟。你看,多单纯,还没深入了解,光看喝酒的气势了,觉得和自己是一伙的。动乱年代找到志同道合的,可能无须多语,光那种气质就吸引过来了。其实人心是最难的,我们需要多少时间的相处,要什么肝胆相照,共同患难,才能真实了解,才能交心。
刚开始的战役里,刘备就表现出了谋略,打了很多胜仗。
看到后面的何国舅想要杀宦官,却不够果决,优柔寡断,旁人给的建议也不听,最后落的身首异处的下场,本来荣耀就一步之遥了。什么样性格的人物就会落的相应的下场。
那些宦官还真是有手段,自己地位不稳时,两边的势力都要拉拢,在皇帝面前哭哭啼啼一番,皇帝尽然信了他们的鬼话,而把良臣的进谏看成是污蔑。事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有这样的皇帝,宦官才会肆无忌惮,见风使舵。
后面的吕布,神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