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四月底的高温与潮湿之中,我专程前来探访这家尚未开张就已经声名远播的新书店。
说实话来之前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离这里最近的地铁站就是季风书园当年创业的地方。在对书最饥渴的青年时代,刚好遇上季风,从那时的家步行十几分钟就到,现在想来真是幸福。
如今季风都撑不下去终于谢幕了,已经标志着当代文化史上一个转瞬即逝的“小时代”的结束。其他还在的新老书店,看得出主业都在向玩具、设计品和咖啡店转移。沿思南路向北走不远,三联书店还在惨淡经营,存在的唯一意义纯粹只是淮海路上的文化摆设。
在亚马逊上买电子书,带着阅读设备去书店里喝咖啡,成了我今天缅怀实体书店年代的方式。
思南书局开张前夕的高调宣传,事实上反而更让我增添了三分不祥的预感。用堂皇文字做的宣传和包装之中,两个关键表述(请允许我用上海俗语)弹眼落睛:一是思南书局是“不可复制的”;二是“梧桐树下,人文心脏”的定位。
牛吹到不留一点退路,甚至为了开一家书店还硬生生杜撰出来一个“思南精神”,已然让人隐约感觉到背后凉飕飕的。仔细一看宣传文章,终于找到了所谓“不可复制”和“人文心脏”华丽表述的实质依据:与失意文人办的季风和商业资本开的其他大书店不同的地方,在于这里的后台是“五六家”官办文化机构。于是书店经营者自豪地称:“这些资源,在上海没有第二家。”
今天到实地一看,很不幸,不祥的预感落到了实处。以下算是游记。
首先,书局不但开在思南公馆(旅游观光)区的显要位置,而且据说是冯玉祥的故居改建。果然是没有第二家能拿得到的资源。
然而这样的资源,与书店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书才是书店的灵魂,开在哪里并不重要。从北京的风入松,到上海的季风,许多这样的文人书店一开始的共同点之一刚好正是缺乏那样的“资源”。我没记错的话,风入松和季风都开在了“地下”,很有讽刺意味。
所以,这些资源,是吸引路人和游客的资源,是咖啡馆的资源,不是书店的资源。
进门的“转弯”阶梯,很有亲切感。我就是在同一条路上离这里不足百米远的弄堂里、相似的百年老房子里度过的小学和中学时代。然而后来发现全部的亲切感也就只剩下了这一缕台阶。
从阶梯进去,其实是书店的二楼。像是装饰着几面书墙的咖啡馆。书胡乱地砌在墙上,还不容你驻足多看几眼,因为你会挡道。不好意思,借过,你占据了咖啡馆的走道。
连拍照都取不到像样的景,没像样的地方立足。索性没有拍,看了一圈咖啡座,找到了电梯。座位不少,算是一个优势。开文化沙龙据说是这里的特色,然而书少到这么几个小书架都排不满,文化沙龙的背景未免显得有些寒酸?
电梯门一开,狭小的空间,血红色的灯光,差点没敢进去。
看在指示上写着一楼有我感兴趣的历史,还有一个什么“London Review Bookshop”,才冒着得幽闭恐怖症的风险进了电梯。当然情有可原,毕竟这些老洋房实在太狭小。
下到一楼,来到了被某些文章说成“充满了浓郁的伦敦风情,亦有琳琅满目的外文图书”的这个店中店“伦敦书评书店”。我只看到一个壁炉,不知道浓郁的伦敦风情指的是不是这个,不过这一带的老洋房里壁炉大多是有的,我小时候住的房子里也有。至于琳琅满目,中文形容词一定要这么用,也没有办法。总之就一间狭小的房间,两面墙的英文书,除了桌上的“London Review”年历,那些书本身看不出来与“London Review”的关系。后来看到有文章说:“据店员称,思南书局的书籍里将近 30% 的书,都是由伦敦书评书店推荐、评选。”近30%,具体近到哪里,不得而知。
一楼设有半户外的咖啡座,算是个亮点。
一楼的其他图书,与二楼一样,排放得非常混乱。可能根本问题还不是排放本身:我的印象是这里就像是街边的那些韩流服装店,这批进的什么货就卖什么,有什么货统统都挂(排)出来,卖掉一件(本)算一件(本)。分类、系统,都根本谈不上的,裙子和上衣分开就不错了。
书架的这种似曾相识的迷宫般的设计,让我突然觉得“不可复制”这个说法变得非常的反讽了。越看越眼熟啊。另外这个迷宫的最大问题就是:你无论站在哪里,都会挡道。不过这仍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地方太小。
最后再次上了电梯,去了三楼。走过艺术类图书的小房间(里面摆着一架钢琴),进入了一个展厅,吓了一跳,还以为那个电梯就像科幻片里的电话亭,进去出来是两个时空。这里要是再放上几尊伟人蜡像,跟离这里不远的一大会址就没太大区别了。
一开张先办这样一个展览,意义不言自明。不过回头想想,这样的楼上展厅楼下书店/咖啡馆的格局,颇有象征意味。红色上层建筑与楼下的小资商业基础看似风马牛,其实不正是书局本身的经营管理结构、乃至当今整个文化产业结构的写照吗?
这边狭窄的楼梯可以直达一楼门口。毕竟百年老洋房,这点底蕴上海还是有的。山寨景点哪座城市都能做出来,这些老房子是货真价实的历史遗产,做不出来。可惜所剩无几了,连卢湾区的名字都不存在了。
今天刚好五一假日,游客颇多。进店入座消费的不多,看书买书的更少,拍照的最多。
走出书店,看到这幅标语,着实感到有些悲凉。真是心脏的话,不会感觉“心里面空唠唠的”吗?
再说这英语翻译……自己身为翻译,不好意思说什么,只好脸红低头走过。就和那个可怜的伦敦书评书店一样,很有上海特色。洋味是一定要有的,然而能弄出来的,最多也就是洋泾浜而已。
结论:这家伪装成书店的咖啡馆,假如低调一些,不要把“人文”挂在外面当酒肆的旗幡,原本我还是想进来坐坐的。
声明:以上仅仅是一个“老”书虫对一家新书店的个人观感,类似大众点评上吃过饭的食客留下的评语,或者旅游app上游客写的攻略。不带任何商业或其他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