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着各种角色。角色的本质是人和人在关系中产生的一种行为期待,是关系里的人共同达成的隐性契约。这种契约很隐秘,如果不留心,经常看不到。这个角色决定了我们会怎么想、怎么感受、说什么话、怎么行动。有时候我们扮演一个角色太长,入戏太深,把这个角色当成唯一的自我。有趣的是,当我们知道自己不想扮演这个角色时,我们就会调整自己的言行。
语言“要求”和角色“期待”的矛盾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当别人跟我们说一件事情时,他对我们是有角色期待的。这种角色期待提供了行为线索,让我们不自觉地适应、做出符合别人期待的行为。比如焦虑的妈妈说孩子没有主动性,希望孩子主动做事,但是一边又帮助孩子做好了所有的事情。她们没有意识到,在角色期待里妈妈把孩子放到了一个“没有主动性”的位置上,孩子把也把自己放到了一个“什么事都有我妈”的位置上。所以无论妈妈语言上如何要求,孩子都不会发展出自主性。并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她们所处的角色和位置限定的。
如果我们接受了别人对我们的角色期待,甚至还享受这种状态,那这个角色会不知不觉地规定了我们的言行思想,让我们很难做出改变。我们需要调整自己角色,解锁更多的自我可能。
那如何调整角色呢?有三个方法。
第一:回应对方时深思熟虑。我们在回应对方之前先想想,对方把我们放在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角色上?我们是否接受这个位置和角色?把解决问题的责任交还给对方,而不是拦在自己身上。比如朋友向你倾诉一件事情,回应之前想想对方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角色上,我们是否接受,这样我们就不会随意或者冲动地给对方承诺或者建议,让对方自己拿主意做决定。
第二:在关系中及时觉察反思。如果我们和别人相处时感受到一些不舒服,就要思考,是不是我们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有问题。位置和角色的错位,是我们没有待在自己的位置上,而是试图替别人负责。比如有朋友向你征求意见,你帮助对方做了一个决定,但是事后对方对结果不满意,你会因此而生气还会指责对方不好。其实这时候你把自己从“指导者”变成了“批评者”。指导者只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建议,而批评者常常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第三:把对别人的期待落实到行动层面,而不是语言层面。如果我们对一个人有期待,不要在语言上要求他,而要像我们期待他的样子对他。当然。前提是我们要真诚地相信这个人有值得期待的一面。期待的力量很大的神奇力量。比如我们期待孩子孩子变得独立自主,我们对待他时就像独立自主的人一样,让他为自己的事情负责,而不是嘴巴上讲讲而已,行动上大包大揽。相信孩子在我们学会独立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这个方法适合对自己角色有限制、在某个角色里太久不易改变的人使用,可以让自己发现未知的自己,看到自己很多面。
以前我就是在一个角色里入戏太深,没有很好的思考调整,经常出现因为自己的“好心”而造成尴尬的局面。
一次婆婆跟公公吵架,吵得特别厉害,随后她跟我吐槽公公的种种不好,我看到她那么生气和委屈,也没有经过思考,冲动的跟婆婆讲公公哪里哪里不对,怎么能这样呢?做的这些事情如何如何。还建议婆婆以后应该如何对待公公。当我激情澎湃的数落了一圈后,我发现婆婆的脸色不对了,而且她的话风立马就翻转了,开始说公公如何的好,讲他过去的“丰功伟绩”,然后对我的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她用轻蔑的眼神看着我。我就很纳闷为什么我帮助了她,她怎么就这样对我呢?当时特别的生气和不理解,还去跟爱人抱怨这件事情。
反思过去的事情,我做得不好的地方:
1.回应对方之前没有好好思考。其实婆婆跟我来吐槽,只是想找个人倾听她的表达而已,但我把她的期待理解成了需要为她打抱不平。开始介入她们的关系里进行批判。
2.没有觉察自己在对话中的角色和位置。在婆婆对我态度不好时,没有觉察到自己言行是否不妥,认为自己是好心,其实已经越位了,参与到了她们的关系里。
3.没有相信婆婆自己能处理好这个事情。我觉得婆婆需要我的建议,其实她们这么多年的相处模式她已经有处理的方法,不需要我的任何帮助和指导。
目标:未来一周不吼叫孩子完成寒假作业
行动计划:
1.让孩子把未完成的作业列出来。看看需要多久完成,做一个规划。
2.面对孩子不写作业在玩,准备吼叫之前想想,写作业是谁的事情?定位好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是妈妈是监护人,而不是作业的主人和孩子。
3.以指导者身份介入到孩子作业中,而不是批评者批评孩子没写完作业。
4.相信孩子可以按时完成作业,行动上也放手让孩子自主完成,而不是坐在孩子跟前帮助孩子写作业,让他学会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