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知冷暖
愚人节,爸妈那些善意的谎言你听懂了吗

愚人节,爸妈那些善意的谎言你听懂了吗

作者: 烽火征程 | 来源:发表于2017-04-04 22:10 被阅读41次

这几天开始培养孩子刷牙的习惯了。孩子很聪明,每到晚上看见大人在准备牙缸牙具了,就开始哼哼唧唧的不想刷,三番五次下来,我只好用手机把她的黑牙拍下来,对着照片告诉她如果不刷牙,晚上睡着了虫虫就会从黑洞里爬出来咬嘴嘴和舌头。在似懂非懂中总算是能把牙刷了,然后再拍一张没有黑牙的照片说,你看牙牙刷干净了,黑虫虫没有了,可以放心睡觉了。

我想,天下父母的用心和孩子的天真都应该是一样的吧。养儿方知父母心,细数他们那些善意的谎言,暖意随着春天的气息一点一滴地在心底升腾。说真的,直到现在为人父母了,才发现有些谎言我们还认为那是真的,甚至有很多也会同样对自己的孩子说起,而且答案出奇地一致

屋里打伞不长个子,导致我一直以为淋雨能长个大个,到现在还保持着一下雨就喜欢往外跑的好习惯;

自己不是爸妈亲生的,垃圾堆成了我们共同的故乡,长大后成为“捡来的一代”;

剩碗底儿长大了会要当乞丐,虽然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乞丐,但总觉得是个不好的存在;

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然后妈妈上个厕所都要紧紧跟着;

西瓜子吃到肚子里会发芽,最后想出一个办法,吃完西瓜不喝水,种子会被渴死;

压岁钱都给你攒着呢,不知道存定期还是买理财了;

把肉夹到我的碗里,说妈不喜欢吃肉,然后把吃剩下的饭菜和汤拌在一起吃了,说是这样碗好洗;

为了省电家里不开空调,说自己还是习惯电风扇吹自然风,其实用电量差不了多少;

工作后父母说忙就别总是回家,我们身体都好着呢,其实只是做手术时没有让你知道......

带着无私的爱意和浓浓的童年味道,我们在父母谎言的保驾护航中顺利成长,虽然没有科学道理,却都有实用价值,是父母在用最质朴的方法保护我们不受伤害。

有段时间,央视经常滚动播出这样一则公益广告:视频中,一位年迈的父亲,正与在外工作的女儿通电话,他假装轻松地对女儿说起两老的“惬意”的生活。“闺女啊,我跟老朋友出去玩了,我吃得饱睡得香,一点儿都不闷。你妈??你妈没在啊,她出去跳舞去了。你啊,好好工作,不要担心我们俩。你忙,就挂了吧!”随后,画面转到医院,年迈的父亲独自照顾住院的母亲。视频最后,是一句旁白:老爸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

广告完美击中了每个人的痛点,短短半分钟,将父母对孩子这种血溶于水的亲情做了精辟诠释,勾起了子女们对父母内心最深处的感激。有些谎言我们是听不出来的,说出来只是不想让我们过于担心;有些谎言是善意的,说出来只想让我们生活得开心,没有精神负担。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抱怨养不起父母,甚至无力生养孩子,并归结为社会压和生活成本。但想想在六七十年代,那时候国家困难,物质比现在匮乏得多,一对父母照样养活三四个或五六个孩子,有小就不愁大,为什么?因为那时的父母计算生活成本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养大养活孩子,然后再计算自己的生活成本;现在的年轻人恰恰是先计算自己的房租、车租、娱乐费、手机费网络费,去攀比化妆品费、社交费,消费着本不该属于自己这个年龄段的东西,当这一切都计算完时,已经没有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了。社会竞争激烈是不可否认的,但生活再压力大、也不能把责任心压垮了。要知道,你透支的可是父母那颗呵护你的心。

儿时的记忆总有这样的画面:母亲伸出双手跟着蹒跚学步的孩子;风雨中雨伞呵护着孩子;月夜下爷爷奶奶数天上永远也数不清的星星,讲总也讲不完的神话传说,“常回家看看”的歌声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千古吟咏,足以让成千上成的儿女泪流满面。百善孝为先,孝不仅为善,更是你的个人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愚人节,爸妈那些善意的谎言你听懂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wz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