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理性的坏处

理性的坏处

作者: 向星晨 | 来源:发表于2024-06-11 13:31 被阅读0次

在古代的欧洲,有一种传唱文化,最著名的比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分别有一万多行。

其实,不止是西方,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传唱文化,比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现在整理出来的就有一百多万行。

关于传唱文化,体量大只是一方面,更厉害的是,这种文化的传承者,是可以将所有内容背诵下来的。

背诵下来?!这也太厉害了吧,这么多内容,这些人是怎么记得住呢?难不成这些传承者都是被挑选出来的记忆天才吗?

事实上,这个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玄乎。

传唱文化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它没有文字记载,靠的是人们的口口相传。

嗯?这是什么逻辑?怎么又跟文字产生关系了呢?

这一点,和我们中国的评书文化很相像。

评书先生在讲书的时候,最关注的是什么呢?是台下观众的反应,因为这是他收入的晴雨表,所以观众喜欢听什么样的内容,他就讲什么样的东西。

就比如,王少堂有一次讲武松打虎,说到武松骑在老虎背上举起拳头准备打,中间穿插了许多噱头,讲了一个星期,武松的拳头还没有打下来。

这里面,武松打虎只相当于一个框架,至于框架里面的内容,就可以按照观众喜欢的内容自由发挥,要不然这武松也不至于一个星期了拳头还没落下来呢是吧。

到这,你可能也明白了。那些鸿篇巨制的史诗,之所以能被人记下来,并不是因为这些人都是记忆力超群的天才,他们只是掌握了类似的方法,记住框架就行了,剩下的完全靠个人能力与职业习惯自由发挥。

可这些,与文字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想想看,正是因为没有文字记载,所以他们才能自由发挥,而如果是白纸黑字写了下来,他们哪里讲的不对,你只要翻开书一对比就知道了。

这样一来,讲书的人在观众面前的公信力与吸引力就荡然无存了,他们还怎么发展并流传至今呢?

你看,文化一旦祛了魅,就变得索然无味了,所以,太理性了,不是什么好事啊。

相关文章

  • 低血压的危害

    很多人觉得高血压是有危害的低血压应该是没有什么坏处的,其实不然。 根据病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低血压 (1)生理性...

  • social没有较真,不说比说更好

    人有逻辑是个特别好的事情,面对问题能够更加理性,考虑问题会更加周全等各种好处随之而来。 坏处也特别明显,那就是不太...

  • 无根据的假定

    假定是仅仅认为理所当然而非经过理性思考提出来的看法。 提出的假定是很自然的,而且,许多假定不仅没有坏处,而且有益。...

  • 今天聊聊爱情

    爱情一旦理性,就多了克制,好处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坏处是太过压抑,因为人性使然,表面再淡然也根本阻止不了内心的激情...

  • 2019-12-21

    致跟我长得很像的你(大平): 已经很久没有写过情感性文章了,长大的坏处就是越来越理性地思考身边的人和事,很多人都想...

  • 为什么加了杠杆的大概率必死

    杠杆的存在其实是好东西,但是带来的结果为什么是很坏呢?那是因为人总是被非理性给引导,从而一个好东西带来了极大的坏处...

  • 移民的坏处

    首先是不能陪伴父母。 具备移民条件和实力的人一般都三十好几了,再在国外打拼几年或十几年下来,突然发现父母在变老,体...

  • 藏书的坏处

    提到藏书,必然是让人嗤之以鼻的。古往今来,书非借不能读也,藏书者多半无为,

  • 习惯的坏处

    习惯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它能让我们不费力气的去做一些事情。同时,习惯也有它的弊端,那就是它会完成我们的思维...

  • 吵架的坏处

    她摔门而去,留下我,感到内心空虚,她也挺不容易的,努力使自己变得坚强又做不到,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呢,本来就是来帮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性的坏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yy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