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原是一件开心且值得期待的事情。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过年似乎变成了一个让人心累的过程。
难得一个放松享受的假期,总是能碰到一些让人厌恶的行为,破坏自己美好的心情。特别是以下六种行为,最为掉价,希望你一个都没有。
一、分不清主次
逢年过节,做客吃饭是少不了的春节活动。很多人觉得,反正大家都是亲戚朋友,不需要有太多讲究。却不知,推杯换盏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层次和修养。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曾经这样说:“中国饭桌上最好吃的不是菜,永远是人。”
春节期间,哪怕与人关系再好,也不要分不清主次。反客为主,做事情过于主动,都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保持谦逊,学会做人之道,才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二、假装与人亲近
一到春节,我们免不了要和许久不见的亲戚、朋友、同学,很多人以为想要快速融入一个群体,假装亲密是拉近关系的捷径。
却疏忽了:越是自来熟,越会自然疏。假装与人亲近,只会让人心生厌烦。
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中说:“摆出无比亲密的态度,装模作样地与对方套近乎,说明他们不相信自己得到了对方的信赖。”
强行社交,只会暴露自己的浅薄,让人舒服的关系,永远是尊重且有边界的。
给感情一点时间,给友谊一点距离,慢一点,淡一点才是最好的社交定律。
三、议论他人是非
过年期间,人群聚集,往往也是流言传播最快的时候。
殊不知,拿着别人的隐私到处八卦,把流言当作谈资去评头论足,不但会对当事人带来伤害,还会显得自己见识浅薄。
张爱玲曾说:“自己生活贫乏的人,才喜欢刺探别人的私事。”
如果不能做到换位思考,至少别随便去评论别人的生活。
嘴巴上说了太多是非,内心也会变得浑浊。这世上从没有不透风的墙,说过的话,最后都会变成自己的名片。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寡言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修养。
四、大肆炫耀攀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过年变成了“名利场的斗富攀比”。
“愚者常炫耀,慧者多敛藏。”
朋友之间,最忌讳攀比炫耀。
攀比源于自卑,如果遇到喜欢攀比的人,一定要尽早远离。
因为那些真正幸福的人,往往都在默默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
五、唉声叹息,怨气满满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份美好,能从抱怨中产生。其乐融融的过年氛围,如果因为负面情绪而变成了“修罗场”,心里也就没有多余的空间来容纳幸福。
听说过一句话:“抱怨生活,不如改变生活。抱怨的时候,你正在失去机会。”
忙活一年,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几担疲惫”,想趁着大伙儿相聚诉诉心声。
但是,可以喊累,却不要怨气满满;可以说疼,也要记得心宽自有晴天。
六、没有原则的挑剔
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经历:自己随口说了一句话,却总有人用自己的见识,站在某个制高点上,用批评的眼光审视一通。
特别是过年期间,经常会遇到这种“好为人师”的人。
就像古人说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任何人都不喜欢被别人指教,那些试图通过说教来彰显自己能力的人,只会令人厌恶。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不去说教他人,而是以更舒服的方式去协助别人。
真正虚怀若谷的人,都懂得守口的智慧。
冯骥才说:“年的珍贵,往往是因为人们把生活的企望实现在此时的饭桌上。”
过年回家,本是一个温馨团圆、增进彼此之间情感链接的日子。
千万不要因为以上这些行为,偏离了本来的初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