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木匠手记》:寻常生活是道场

《木匠手记》:寻常生活是道场

作者: 十七君 | 来源:发表于2020-05-07 13:50 被阅读0次

《五灯会元》里记录了一个禅宗的著名公案,叫做《吃粥洗钵》,讲了一个发生在唐代的故事:

有初入禅门的僧人不远千里来到河北的赵州观音院,想要请教赵州禅师。

这天早饭后,他来到赵州禅师身前,问道:“禅师,我刚入禅门,有些迷茫,想请您指导我,什么是禅?”

赵州禅师问道:“你吃过粥了吗?”

僧人答道:“吃过了。”

赵州禅师说:“那就洗钵去吧。”

僧人由此开悟。

这就是著名的“赵州的粥”。可能有人会觉得,赵州禅师就是在故弄玄虚。难道说,吃粥、洗钵就能开悟?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日三餐,要洗三次碗,为什么开悟的人少之又少?

其实,开悟与否不在于吃粥、洗钵,而在于赵州禅师对僧人的祈求答非所问。僧人明明问的是“何为禅”,而赵州禅师回答的却是与之毫无关系的“吃粥、洗钵”。而这两件事都是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它们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吃饭、洗碗,但是我们吃饭的时候在玩手机,洗碗的时候在想工作,睡觉的时候在刷视频,时间和精力都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侵占,繁忙的工作占据了个人的生活空间,作息紊乱导致情绪焦虑不安。

可是,我们都没有勇气放弃自己目前在过的生活,无论是工作、社交还是娱乐,明知被捆绑,却无力挣脱。

在大洋彼岸,有一位名叫尼娜·麦克劳林的女孩,她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曾担任《波士顿凤凰报》的编辑,还同时为多种知名刊物供稿。

在常人看来,新闻网站主编是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无需风吹日晒就能有不菲的收入,接触到的都是上流人士,日常出入的都是一些高级的场合。

然而,从业七年后,尼娜毅然辞职,告别了熟悉而稳定的传媒行业,转而去应聘做了一名木匠助理,从头开始全新的职业生涯。

成为木匠之后,尼娜每天使用工具从之前的键盘、鼠标变成了卷尺、锤子、螺丝刀,工作环境也从舒适宜人的办公室转移到了各个大大小小的工地,工作内容也从以前的编辑新闻变成了砌墙、修补露台、翻新厨房等。

尽管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都有了极大的变化,但尼娜天性里那种对文字的敏感度仍然保持着,成为木匠助理之后,尼娜开始在博客上记录、分享自己作为木匠的工作经历,这些文字最终形成了一本书,就是这本《木匠手记》。

我无法想象,一位习惯于和电脑屏幕、鼠标、键盘以及各种夺人眼球的新闻标题打交道的女主编,是如何鼓起勇气抛弃原来的生活,转而变身成为一名“木匠助理”的,其实按汉语的表达习惯应该叫“木匠学徒”。

在书的开篇,尼娜写道,在从事网站主编这份工作七年后,“重复性的任务、毫无意义的时间堆叠累积侵蚀了你的灵魂,爬进你大脑的缝隙之中。”

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工作,无论你有多热爱你的工作,无可否认的是,任何形式的工作都有其无聊之处

当某一天你再也无法从你的工作中找到乐趣,当曾经熟悉的令你感到愉快的一切都变成了束缚你的牢笼,你是选择继续跟随惯性和惰性走下去,还是努力跳出来打破这个惯性?

如果我是尼娜,或许我能够有勇气辞职,换一份工作。但我一定没有她这样有勇气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去当一名木匠学徒。

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木匠这种以重体力活为主的职业,从业人员大多是身强力壮的男性,起码在我的生活中,几乎没有见过女性从事这样的职业,更不用说一位经受了高等教育、原本有着光鲜亮丽的工作的女性会去从事这样一份工作。

想要做木匠,除了拥有最基本的常识之外,第一条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能搬东西

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工具、物资或其他东西是坚硬沉重的,除了肌肉和力气,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依赖,你必须学会赤手空拳地解决问题。

就像马尔克斯所说的:“文学不过是木工……这两者都是艰难的工作,都是在和现实打交道。现实这种材料和木头一样坚硬。”

不过,和木头比起来,生活可是宽容多了,切割木头时不容许犯错,一旦出错木头就报废了;而生活却有足够的空间供我们去试错。

尼娜说,她选择应聘“木匠助理”,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份工作来找回生活的真实感。在经过了一次次的测量、敲击、切割、搅拌后,尼娜渐渐体会到了体力劳动的美好之处:

“当你的手指抚摸着一块原木、一把木质搅拌勺或一块楼梯扶手的时候,你能感觉到来自自然的颤动,来自熟悉事物的温度,以及‘它属于土地’的微弱哼鸣。”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想到禅宗公案里“活在当下”的故事,比如本文开篇那个故事,远道而来的僧人想要知道“什么是禅”,赵州禅师却只叫他去“吃粥、洗钵”。而《金刚经》的第一品讲述的同样是“吃饭洗碗”的事: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因为,“禅”本来就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修行也并没有那么神秘,它不过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如同吃饭洗碗一般的点点滴滴。

如果你也想要更真实地生活,并不需要像尼娜那样去做木匠,只需要将心收回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每一个当下。

保罗·柯艾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说:

当我吃东西的时候,我就一心一意地吃;走路的时候,我就只管走路;如果我必须打仗,那么这一天和其它任何一天一样,都是我死去的好日子。因为我既不生活在过去里,也不生活在将来中,我所有的仅仅是现在,我只对现在感兴趣。

真实的生活,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一刻。

相关文章

  • 《木匠手记》:寻常生活是道场

    《五灯会元》里记录了一个禅宗的著名公案,叫做《吃粥洗钵》,讲了一个发生在唐代的故事: 有初入禅门的僧人不远千里来到...

  • 2018-08《木匠手记:如何更真实地生活》.pdf 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2018-08《木匠手记:如何更真实地生活》[www.rejoiceblog.com].pdf

  • 如何找到真实的生活

    今天花了四个小时看完这本《木匠手记》,我是木匠?不是。喜欢木工?也不是。 这并不是木匠指导手册,其实它是一本故事书...

  • 生活道场

    19,生活道场 1,有人说:“直心是道场,红尘是道场,家庭是道场。”我们今天讲生活中的“道”是什么,就是两个字体验...

  • 《木匠手记》:重新塑造自己的生活

    毕业后的工作总是和自己想像的差距很大。我很希望自己可以做着热爱的工作,能够发挥自己的价值。但实际上每日重复的枯燥的...

  • 生活处处是道场

    上周去武汉有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感觉自己处理的还可以。 和女儿上了从荆门开往武汉的火车,起点是荆门站,我们那节车...

  • 生活处处是道场

    下午嫂子(爱人他嫂子)在亲友群发了一个聊天截图,是关于侄子学校事宜,我爱人看见就发了一串信息让侄子把他的信息编辑回...

  • 生活处处是道场

    几天前听说小姑子又要带孩子回来住,顿时心里觉得不舒服,很烦躁。 她一年要回来住好几次,每次少则两三星期,长则两三个...

  • 生活处处是道场

    1.弄丢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好奇心是不断地下降的,这也是成人没有儿童那么容易快乐的原因之一。还记得生日那...

  • 生活处处是道场

    4月是北方的春天,各种花按照自己的生长环境随之盛开,在北方四季分明的,春天时间非常短,很是难得!忍不出去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木匠手记》:寻常生活是道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eb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