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喜欢教学生成的东西,在备课的过程中想不到,但是孩子们却想到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孩子们问:为什么方帽子那么不舒服,他们还说方帽子是最好的,一直戴着呢?也引起我的思考。在梳理文章的过程中,故事起因处,我写了个板书“______方帽子”,让他们在横线处加入两个字,有的说只戴、只做、只卖、只有,我问孩子们,到底哪个最合适,最终我们觉得“只有”是最合适的,因为文中说了“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卖的人只卖方帽子,买的人只买方帽子”。没有对比,只有方帽子,没得选,就只能说他是最好的。
文中有句话说到:第一顶是方帽子,第二顶是方帽子,第三顶还是方的......为什么不直接说这间店卖的全都是方帽子?需要关注的是省略号的内容,还有这个“还是”包含了什么情感。
上课快结束的时候,让孩子们复述故事中让你最意象不到的地方一个问题:这个文章当中让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是什么?
孩子们不喜欢复述,所以不怎么举手,我直接点人了,没想到一个孩子起来说:让我最意想不到的是,为什么孩子能想到,大人却想不到呢?哇,这问题提出来真的太棒了!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呢?有的孩子说,孩子才会关注这些,大人想不到。我总结他的话,大人要忙的事可多了,怎么会注意到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呢。
最后问他们,一个从不改变的方帽子店变成古董,而新帽子店打败了方帽子店,对此你想对方帽子店说什么。让孩子们明白:因循守旧只能被时代淘汰的道理,我们要勇于创新,要与时俱进。
最后,让孩子们设计自己独一无二的帽子,看谁最会创新,走在时代的前端,打败新帽子店,这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和亢奋。这节课也就在这样的高潮中完美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