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出生在农村,却打小就是一个对外面的世界好奇、想四处去闯荡的人。
我家乡最好的朋友敏,一直很羡慕我可以天南地北地游走。我说,我也很羡慕她,早早觅得如意郎君,生得一对双胞胎女儿,家人友爱温馨,生活蒸蒸日上。我们在彼此的身上,看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我从未劝说过敏:“出来闯荡一下吧!”
她也未劝说过我:“留在徐州,找个人安定下来吧!”
貌似这是一种可能,但却是几率很小的一种可能。她要照顾她的家庭,我却想要逃离我的家庭。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我们就像不同的花儿,注定要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
2
我另一个朋友芸,她毕业后在一家事业单位谋得一份工作,工资虽不高,却是铁饭碗。很多人羡慕她的工作,她却不以为然,她不喜欢技术性工作,她想考北京某大学的心理学硕士。我说:“那就趁着年轻出来闯荡一下吧。”
芸一个人跑到了北京,租了房子学习考研。她自小生活无忧,自视颇高却少了些吃苦的精神。最后考研失败,她回到了家乡继续考研,终于考上了家乡所在地大学的心理学硕士。接着,按部就班地相亲、结婚、生子。现在,她和先生一起做起了生意,生活过得越来越美满。
3
高中同学聚会时,在家乡城市做公务员的燕说:“我觉得在徐州工作、生活都特别舒适。说什么向往大城市,在节奏快、压力大的一线城市工作生活,也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不如我们这样,安稳舒适又清闲。”我附道:“有道理。”
我很欣赏燕,她为人有主见,情商颇高,业务能力强,说话做事干脆利落,看问题比较透彻。她有自己的生活主张,安于当下的环境,并且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如鱼得水。这样的她,活得逍遥自在、闪闪发光。
4
我的研究生同学杨,她毕业实习时就主动争取到微软的实习机会,后来,她去了微软美国总部工作。她在美国硅谷的工作和生活,我只能在她的朋友圈可见一二。
另一位研究生同学星,先是在微软工作,后来成为了最早加入小米的原始创始人之一。星是高智商的优等生,他有此际遇倒是在情理之中。
5
我,是智商、情商都一般的一般人,虽走过很多地方,但过的却是最普通的日子。年轻时迷茫的心,在结婚生子后,也慢慢地沉淀下来。
现在,我住在埃及开罗。有人觉得我在异国他乡,颇有些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感觉;也有人羡慕我可以体验不同的异域风情,把生活过得与众不同。
我说:吾心安处是故乡。
6
这世上有那么多的人,注定要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又何必强求在同一个地方有同一种生活方式呢?
在十八线城市也有最时尚的生活,在纽约、伦敦也有贫民窟。才高者,有更大的社会责任;才疏者,要学会守得本分。
如果你有一颗流浪或者上进的心,不妨趁着年轻去流浪,到一线城市去闯荡,去寻找一种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许是在社会前进的大风大浪中勇于搏击,做一个弄潮儿;也许是认清世界和认清自己后,回归家乡,过普通却踏实的人生。
现代的高科技社会未尝比以前的社会,在意识形态上更先进。发展最快的一线城市,未尝比十八线城市,会让居民们生活得更幸福。
但这个时代最棒的地方是,它提供给了我们最多的选择。我们可以追随心底的呼声、使命的召唤,去选择我们想要的生活。吾心安处,方是故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