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456102/21a61b1ad7ebfc6b.jpg)
窗外,雨,断断续续敲打窗台;隔墙,隐隐约约传来家长里短的谈话声和孩子的嬉笑声;客厅,老头子“吞云吐雾”,沉迷在足球赛事中。
家的感觉,在夜晚,尤其强烈。白天大家各自各种奔忙,当夜幕降临,归家的心犹切;当万家灯火次第亮起,盛世太平的幸福油然而生。
卧室,小姑娘躺在边上翻来覆去,时不时冒出一句话:妈妈,你给我讲个故事吧?......妈妈,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妈妈,什么时候早上?要几点钟?......妈妈,姐姐为什么不回家睡觉?......我索性不理她,翻来覆去,自话自说,渐渐进入梦乡。而隔墙的动静也渐渐平息。
夜,渐深。雨打窗台声,越发清晰。我想起了那些年在阁巷的那些个夜晚,茗儿尚小,孤儿寡母,孤灯夜下,静数时光,倍觉凄凉。如今灯下,有大丫头牵挂,有小丫头承欢膝下,有老头子怄气互怼,凡尘俗世,亦是一种圆满。
犹记儿时,寒冷的冬夜,一家人,大半间房(是那种木建筑的阁楼,父亲分到前半间,后面是太爷爷分给小叔公的。我们好几户人家共用一架古老的木梯子,人多的时候就咯吱咯吱响,我老担心它会塌掉。谁料一直到我成年学成归来参加工作还曾在那儿住过一段光阴。直至那年集市那场大火把我们所有童年的记忆都毁于一旦。),三张床。我的竹板床临窗而铺,可以最早感受到早晨的太阳,外面呼呼的北风听得也格外亲切。父亲的床也是竹板床,正对着边门。母亲和弟弟妹妹睡里侧的大床。昏黄的灯光下,我最喜欢母亲坐在我床头给我们织毛衣(事实上母亲不仅仅做家务还要帮父亲打理盐场和农活,白天基本没空闲的时间。)一家人,在一起,无论贫穷还是富裕、相守陪伴就是一种幸福。
嫁到婆家十六年,茗爸爸在她四岁时英年早逝,之后守着这个家,一直没有离开。十几年来,亲眼目睹公公婆婆相敬如宾,相濡以沫,没吵过架没红过脸,觉得他们的婚姻是幸福的。十几年来,婆婆在生活上对我们娘儿俩悉心照顾,儿媳养成女,所以,公公婆婆在,那里就是我们的家。
最羡慕隔壁鲐背之年的阿公阿婆,二老恩恩爱爱,风风雨雨,相扶相携。常见他们一起出去晨练,买菜,烧菜做饭,侍弄花草,读书看报。阿公爱养花草养鸽子,之前后院种树种花草,养狗养鸽子,开了后门,常闻花草满庭芳,常见鸽子后院扑腾。现如今后院建了房子,造了路,亦是庭前花草香,后院花争艳。茶余饭后,常见阿公阿婆坐在门前晒晒太阳聊聊天,常见儿孙来来往往,我就倍觉艳羡。
......
“此心安处即吾乡”,家的感觉就是一家人,相守陪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