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春天永远属于那些在夏天就准备过冬的人们

春天永远属于那些在夏天就准备过冬的人们

作者: 庾信FINANCE | 来源:发表于2018-09-07 23:17 被阅读0次

    分享文字,来自秦小明,对我触动很大:

    今天想和大家说说另外一个故事。

    我有个朋友是某大医院的医生,经常听他讲起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

    比如说前几天收了一个病人,发热厉害,后来经过全面检查,得出的结论是HIV阳性。病人的年纪多大呢,31岁。经过医生详细询问,得知该病人从大学开始,就混迹于各种娱乐场所,经常和一些不明来路的姑娘发生关系。最终自己一手酿成了悲剧。

    二十几岁的时候,他知不知道这些行为的风险呢?他是知道的。毕竟稍微有些常识的大学生,都应该知道HIV的传播风险。但为何一直放纵自己呢?因为每一次带给他的快乐,让他欲罢不能。

    吸毒成瘾的人,戒毒比从没吸过毒的人想象的要困难得多。每次“犯错”的十字路口,他都知道那条路是正确的,但他从来不选,因为实在太“困难”了。

    为什么要举这个极端的例子呢?因为它完美阐释了,什么叫“历史从来就没有放过那些短视者”。一时的欢愉,和长久的健康,任何“理性人”都会选择后者。但很遗憾,“理性人”只存在于经济模型当中。

    现实里,有太多非理性的人,做着非理性的事情。个人如此,群体更是如此,不然怎么会有勒庞那本经典的传世之作呢!

    高级宏观经济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论:动态优化。

    动态优化解决的问题是求得一个典型的“理性人”在一生当中(甚至永生当中)每一个时期决策的最优解。这当中最重要的方法,是反向迭代,倒推。也就是第n期的最优解,受第n+1期的情况约束,如此下去。要求解第n其最优解,需要从第n+1期开始考虑。

    这个方法论对我影响至深。它让我在思考问题,规划行为的时候,绝不止只着力于眼前。要思考,三年后,五年后,甚至十年后,我想要的样子是什么?再然后据此“反向迭代”,就知道我现在应该做什么了。

    这样的方法论,实际上也就是我们说的“战略上的勤奋”。所谓战略,就是用未来决定现在。所谓的战术,就是用现在决定未来。战略在先,而战术在后,大部分人都搞反了。

    二十多岁的风花雪夜的确令一个荷尔蒙爆棚的少年着迷,也的确能令人获得当下十足的快感。但如果从“反向迭代”的思路来看,这样的行为完全不应该发生。

    很多时候,我们比拼的不是一时的成功,而是看谁活得更久。

    看看和亚马逊同时代风光的第一代互联网企业吧,有几家活着看到了对手的市值超越万亿美元的历史大关呢?

    我们和AmericaOnline, Yahoo!, Excite, Netscape, GeoCities, AltaVista, @Home, Prodigy等,都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摘选自贝索斯1997年写给股东的信。

    只要活着,就一切都有可能。只要能熬过冬天,就能见到春天的阳光。可是很多人都过早地死了,他们未能熬过冬天。

    每一个人对未来,都应该有敬畏之心。

    什么叫对未来有敬畏之心呢?就是想想看,现在我这么做,未来我会怎样?你的今天,就是昨天的明天。这样无限“正向迭代”下去,如果没有未来对现在的战略指导,那么你的“今天”就可能对未来欠下巨额债务。

    不仅仅是极端的私生活混乱导致HIV的感染,更平常的“欠债”,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天:

    学习计划没完成,

    减肥目标没达到,

    英文没有好好学,

    新知识充耳不闻,

    国家大事时局趋势毫无了解,

    长时间不阅读和反思,

    为了考试通过,熬夜刷题却不求甚解......

    复利的道理大家都懂,但人们只看到了正向复利的作用,却忽略了同样存在的“负向复利”。你每一笔今天欠下的债,都在向未来收取利息。直到未来有一天,你连利息也偿还不起,系统就崩塌了。

    所以我常常想,为什么一个国家的经济会经历周期的波动起伏,总会有繁荣和衰退。为什么不可避免地,总有几代人会被大趋势所吞噬。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经济理论,一切回到微观个人,答案就全都自然明了。

    对于个人来说,20岁欠下的债,可能30岁你还不起。

    对于国家来说,逻辑全然相同。

    一个自然的建议,便是用穿越周期的眼光,来规划当下的生活。这样才不会在周期顶点狂欢的时候,还是鼠目寸光,看不到眼前的悬崖。也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粮草军马,熬过寒冷的冬天。

    春天永远属于那些在夏天就准备过冬的人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天永远属于那些在夏天就准备过冬的人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nh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