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到处讲人情的社会,所以各行各业,最后由人际关系串连成的圈子基本都会固化,“圈子”这个词就总结得很精准,我们有形形色色的圈子文化,艺术圈子,文学圈子,各种企业圈子。
文学圈子的形成有两类基石,一个是知名作家,譬如一个某类文学奖项的得主,本身又有许多信徒学生,那以这位作家为基石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圈子团体,作为他的门徒,登上各大刊物就很容易;另一类是按照地域,这个更常见,我们平日里时常吐槽的地方内刊文化就是这类圈子的典型产物。
地方内刊沦为各地市文化圈子的自留地已经是全国范围内的共识,外地作者想要挤进去掺和一手,除了偶尔的意外,只能通过第一类基石的文化圈子往里强行打入。
极力排外的的地方内刊会把圈口越缩越小,最后隐入尘烟,以家乡临沂市为例,似乎整个临沂都没有比较正规且有名气的内刊,网上搜索一下只有其中几个县还有在办的内刊,这一点不说跟广东江苏陕西这些文学大省比较,就算省内横向比较其他地市也显得寒酸。
临沂市作协似乎意识到了新媒体的作用,大约从去年开始下了些功夫经营自己的公众号,目前看上去效果一般,我对临沂作协的印象就是高冷孤傲不搭理人。
早几年的时候,临沂作协办过一个文学网站叫青藤文学,几乎网罗了各区县的当地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我也注册过一个账号,发了一点作品凑热闹,彼时网站有编辑排班,每日都有公布的值班编辑和联系方式,看他们互动也很及时频繁,印象中我有一篇小说稿子,因为后来幸运被某个杂志刊登,我试图联系青藤编辑看能不能把网上发布的文字删除,结果站内信跟评论留言发了好几遍,人家从来不回复,我想到底自己不是他们圈子里的人,只得作罢,后来听说这个网站已经搜不到了。
前年临沂作协发布了一则公告,征集当年度临沂籍作家在正规刊物发表的作品,汇集成临沂作家作品年选,我也是手贱,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还想着给家乡做贡献呢,把自己稿子发过去了,然后眼看着过了他们公告上所说出版的时间,一等几个月,我甚至不知道是否入选,最后放弃了,没想到过了一年多,他们还真出了合集,而且我那篇还录用了,但没有一个人跟我联系,更别提赠送一本样书留念了,又过数月,公众号上看到他们热热闹闹在开新书发布会,我瞅了一眼与会人士的身份,想到自己一介草民被人晾在一边是有道理的。
再扩大一圈,从山东省的范围看,似乎比较知名的公开发行刊物也不多,内刊有一些,但也叫人难以评说,有一个《当代散文》,他们长期对外挂着投稿方式,我投过一次,收录了,也是没人联系我,被收录还是我自己在公号上看到的,内刊没有稿费我可以理解,毕竟现在办杂志不容易,可是毫无回信就说不过去,但凡不是明天就倒闭的杂志,给作者邮寄一份样刊不是基本的礼貌吗?然而他们没有。同样的待遇,去年经人推荐在济南某一内刊上发了一组诗歌,也没见到样刊,也没人联系,甚至一个邮件一条短信都没有。
总结一下,给山东的内刊投稿就像往流浪犬收容所里丢肉包子,有去无回,这些内刊的高冷不是装出来的,他们是真的从骨子里不屑于朝圈子之外的地方瞥一眼,对我们这些圈外人士多说一个字都是他们的巨大损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