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得晚,好不容易准备入眠,结果对面楼一阵哭喊声传来。仔细一听,是一对夫妻在吵架,女方歇斯底里地吼着,还有一个小孩伤心欲绝地喊着爸爸、爸爸。
吼叫和哭喊声混杂在一起,持续了十多分钟,战况仍不见消停,然后清晰地听见小孩哭喊着:妈妈,别走!妈妈,别走!
我的心里一阵颤动,父母吵架,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孩子。
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父母常常吵架,我总是伤心地在一旁哭,希望他们停下来,但又无能为力。
当时父母曾问我,如果爸爸妈妈离婚我跟谁,我倔强地说谁也不跟。
或许是因为厌倦了父母无止境的争吵,所以我总想着走远一点。读中学开始寄宿,我大概每个月只回一次家,这样的距离让我感到刚刚好。远离了纷争,又多了一点想念。
读大学的时候,去了武汉。一个学期回两三次,除了大一初期的不适,我很快适应了这种远离家的状态。
大学时,妈妈会时不时打电话来向我哭诉爸爸的不是,那时我还是爸爸的软肋。
可是,妈妈的哭诉让我感到内疚,我怎么忍心走这么远?
后来我步入社会,回到了家乡。父母从小镇搬到了县城,而我在市区。这样的距离不至于每天相见,但至少想见就能见。
我在社会摸爬滚打,妈妈在适应县城的生活。
经过几番思想斗争,妈妈终于适应了县城的生活,和小区的大妈们也打成了一片。
妈妈开始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不再以爸爸的生活为中心,人也变得开朗活泼了。
他们依然会时不时吵架,可是再也不提离婚二字。
我突然发现,这或许就是他们的相处方式,吵架是他们生活的调味品,小吵大吵,吵完照样和好。
只是小时候的我,并不能明白,父母为什么要常常争吵。
生活有太多不如意,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发泄的窗口。发泄的方式有很多种,而吵架或许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