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养生馆加盟
艾灸后的这些反应不要怕!用这些措施应对!

艾灸后的这些反应不要怕!用这些措施应对!

作者: 16a13dafbe1f | 来源:发表于2017-11-16 15:43 被阅读29次

    艾灸疗法能养生保健,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艾灸作为一种纯天然的养生调理方法,能够温经散寒、防病保健,受到古往今来民众的喜爱与推崇。

    是,有不少人尝试艾灸后,却感觉身体出现各种反应和不适,如浑身发热、出汗、上火、吐痰涎、腹痛、腹泻等现象,有的时候还会出现病未愈,病情反而加重的情况。很多人在这个阶段都会出现恐慌、迟疑、着急等,误认为是灸过火了,从而终止治疗,甚至服用各种药物,将使艾灸功亏一篑,不能够彻底驱除体内病邪。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在保健及调理过程中,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调整反应,这是好现象,说明身体的气血还算旺盛,正气能够被调动起来积极对抗病邪,一般反应越明显调理效果越好;相反地,调理后如果人体没有明显的反应,则说明身体虚弱反应迟钝,那治愈也就会缓慢。而在调理过程中所出现的这些反应,被称为“排病反应”。

    中艾堂为大家讲解5种艾灸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灸后病重

    解 释:灸后病重可能是由于艾灸的时间或者灸量不够,或者身体太过虚弱所致。因为如果正气太过虚损,正气比较弱,这种情况下,相应的脏腑器官是没有办法与病邪做斗争,在艾火的温热刺激下,通过经络腧穴的传递,调整人体气机,一旦阳气提升之后,所在病灶正气增强,有能力与病邪抗争,这个时候才会出现灸感。

    应对方案 :当邪气排到体表时,可以在局部进行刮痧或者点刺放血让邪气及时排出来。

    艾灸上火

    解 释:客观地说,艾灸上火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上火,因为上火属于艾灸的一种瞑眩反应,即好转反应,也被称为排病反应,而艾灸后瞑眩反应有很多,比如说腹泻、症状加重等。艾灸上火的原因还是有很多的。比如说灸的时间过长、灸量过大、配穴不合理、操作手法不合理……从体质上来说,阴虚体质、经络不痛的人更容易上火。

    应对方案:解决的办法有两种,第一是要滋阴;第二要引火归元。滋阴,可以先吃点六味地黄丸,每天早晚吃一颗,然后再配合艾灸,同时晚上用艾叶进行泡脚,加大引火下行的力度。另外,还可以用刮痧、拔罐、刺血的方法直接将余热泄出,或艾灸涌泉、太溪、足三里等下焦穴位达到引火归元的目的。

    灸后出汗

    解 释:艾灸出汗对现代人是再好不过的养生方法了,人们居住在空调房中,该出汗的时候不出汗,直接导致寒气闭塞在体内,阳气受损,疾病丛生。艾灸后出汗是一种正常反应,如果感觉良好,那这种出汗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如果第二天有虚弱的表现,就说明艾灸的量和时间太过了。

    艾灸有的人是全身出汗,而有的人是后背出汗。有的人则是灸的时间长了,艾灸的部位容易出汗。而阳虚比较严重的人,施灸的前几天很少出汗,正气足了,排汗功能恢复正常,外邪才慢慢通过汗液排出,这就是阳气不断提升的表现。

    应对方案:

    配穴的时候要尽量配合太溪、足三里等下焦、滋阴的穴位。

    一定要配合补血、健脾的食物,比如说山药、小米、红枣等补气养血的食物,防止身体太过虚弱。

    注意事项:

    在用艾灸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出汗比较多,除了在方法上进行调整以外,一定要注意神的收摄。最好宁心静气,这样人体消耗的能量不会太大。

    灸后腹泻、肚子叫

    解 释:既然艾灸可以培补人体元阳,为什么还会出现腹泻呢?艾灸之后,阳气提升,会在体内运行,肠胃功能开始恢复,大肠的蠕动也会加强,阳气将脏腑以及经脉中的寒邪化开,排出体外,这种方式可能是出汗,或者腹泻,或者排尿增多。如果腹泻则一般说明肠胃有问题,阴邪化开之后就会以腹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像雪化成水寻找一个正常的排泄途径一样。

    应对方案:艾灸关元、足三里、神阙穴,培补元气,增强正气,使寒湿等外邪尽快排出体外。若因腹泻出现虚脱,同时伴有呕吐等其他症状,就需要配合一些药物调理。如果是脱水的话,就要喝点糖盐水,在温水中加入适当精盐、白糖。

    水泡

    解 释:体内的湿寒比较重的情况下,艾灸后很容易产生水泡,这些都是正常的灸后反应,一般不用惊慌。

    应对方案:小水泡继续灸,大水泡针消毒后刺破挤出,避免感染,控制好灸量和火力,可以继续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艾灸后的这些反应不要怕!用这些措施应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rf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