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高很听话,却要了秦的江山
这里的赵高,别无二人,就是那个指鹿为马的赵高。
按照历史的维度,定位到今天,赵高差不多就是秦始皇的司机兼秘书长,外加贴身侍卫。应该说赵高是个好下属,听话、能干,尤其是听话方面,表现的十分忠诚。后来因为表现地忠心耿耿,而且足智多谋,处理问题有办法,业绩突出,被始皇帝指为二世胡亥的老师。
就是这个老师,要了学生秦二世的性命,基本上毁掉了秦的江山。
公元前207年秦始皇死,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公元209年,迫秦二世自杀,准备接手继任皇帝。
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赵高就暴露的本性,先是朝堂之上排除异己,大肆杀戮秦的同族,渭河岸边经常血流成河。赵高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几乎没有同情心,极其狠辣,例如在残杀同谋的李斯,比非洲大草原鬣狗屠杀动物手段还残忍。
关于赵高干掉秦二世,准备登基做皇帝有许多传说、正说、鬼神说等等,大致是赵高正准备踏上台阶,一步一步往上爬时,忽觉脚下空虚,台阶消失,下面竟是万丈深渊,赵高吓的浑身冒汗,顿时天旋地转。
这一看都是杜撰的,总之总有什么灵异的事情,导致赵高不敢登位。
历史车轮滚滚,赵高早已被历史评判,但是关于赵高的故事,类似赵高一样的物类从来都不稀缺。
其实,赵高特别能干,如果管控有力,还算个能臣。现代学者李开元也称赞赵高是"第一流的书法家、文字学家,也是精通法律的专才,他体魄高大强壮,骑术车技精湛,武艺非同寻常,是秦帝国宫廷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材。"反正这个学者我也不认识,网上搜的,既然成为现代学者,想必说话评价是有分量的。
就是这个赵高,干掉了秦王朝的精锐,秦的气数渐渐的散了、完了。
如果蒙恬蒙毅兄弟在,如果公子扶苏在,大致秦的江山还是有指望的,人民的生活和幸福期许大概率会得到重视的,秦大致不会只是历史的一瞬间。
【2】愚忠的陈布雷,到底为谁而死
陈布雷可谓对蒋介石忠心耿耿,尽管蒋的许多做法很不认同,但作为蒋介石的首席侍从,却如影随形地服侍、忠心执行蒋介石的各种指令。
陈布雷被誉为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能被人称颂,加以领袖二字的,想想那都是不明觉厉的。所谓文胆,就是大人物的笔杆子。领袖文胆,大致就是笔杆子中的老大,无人出于其右。
陈布雷一生忠信士为知己者死,甚至比喻过自己是“嫁人的女子,难违夫子”。在看到国民党日暮西山,陈布雷以古老的“尸谏”方式表达了对蒋介石的忠诚(这不是我下的断言,是岳南先生写的)。死前,给蒋写了一封信。信中写到,布雷追随二十年,受知深切,任何痛苦,均应承当……
陈布雷是个有才气的人,大半生效忠蒋介石,心无旁骛,死心塌地。蒋赏识他,给了他施展才华的舞台,他的抱负和拳脚得以尽情发挥,也达到自我人生的高度。他的人生收获,得益于将,他的落寞而去,也归结于蒋。
是非分明,愚忠也罢,忠心耿耿也罢,赤诚一片也罢,总之哪一句话也难以断地清楚。
【3】关公的忠诚,那是赤心忠胆
一提起关羽,脑海里浮现一个手持青龙偃月刀高大威猛的猛士,死心塌地追随着刘备,一心一意想着心里的大哥刘备。
美髯公加上自身能力过强,武艺高超,令天下诸侯纷纷有想法,可关羽这哥们只认刘大哥一人。谁对他再好,也初心不改。
《三国志》被认为是历史书,不像《三国演义》被认定为小说。《三国志》记载的内容可信度是比较高的,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大都以此书写的为准则。此书中有“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的描述,这段话对关羽和刘备的关系基本上做了定论。
关羽与刘备,本是在桃园里结拜成兄弟,却超越友情,既是君臣,又亲如父子。尽管关羽与刘备有过摩擦,可这一辈子谁也没有背叛过谁,尤其是关羽,那是铁了心的忠诚可靠。
关羽寄曹操篱下时,曹操对关羽那是视为坐上尊客,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美食那是精选的,人家吃小羊羔肉,给关羽吃的半岁的鹿肉,好吃好喝的不间断。曹操放下繁忙的公务,三天一陪,五天大聚,都不知道如何表达惜才爱才之心了。
为了能笼络住关羽,曹操可是下了血本,把天下少有的宝马——赤兔马,送给了关羽。后来,关羽就是骑着这匹赤兔马,成就了千里走单骑的传奇,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刘备,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戏文当中又叫古城会。
曹操夹持天子,可以给关羽名正言顺地封官加爵。然而关羽不为所动,心里不忘兄弟情,不忘桃园结义的振振言词,一生忠于刘备,矢志不移。
最后,曹操感慨地说,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
历史厚待忠义之人,尤其是关羽,随着时间拉长,地位越来越高。
后来,历史上各朝皇帝都以关羽为忠义的化身,建祠修庙,后来升级成武圣,差不多与万世宗师孔子平齐了。
再后来,关羽的美名传到东南亚,而且随着华人的足迹,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对关羽的信仰。
再后来,因为其忠义诚信精神,关公就被人信奉为武财神。现今关公被商界奉为财神,其忠义诚信精神已成为经商的至理信条。
【4】忠诚本是情怀,听话原是技巧
以上三个人,三种风格,三种做派。
一个表面忠诚,内心奸诈。表面隐忍,主要是为了自己最终的私利得到保障。
一个身心寄付,却满身疲惫,总觉得有些憋屈,最后在无奈中死亡,让人一声叹息。
一人侠肝义胆,义薄云天,不迂腐,敢于任性,敢于直怒,敢于表达,只是心里不忘初衷,不委屈求全,有情有义。
赵高是听话,陈布雷是忠诚,关公是忠义两全。
由此看来,忠诚是有标准的,也是有代价的。
真的忠诚经得起时间检验,忠诚是本心,不因时间而蜕变颜色。
听话是一时的,是暂时的隐忍,一旦脱离束缚,变得本性暴露。
但有时听话和忠诚的界限是模糊的。
例如经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曹振镛,仕途步步高升,年届80岁才退休,遇水架桥,逢凶化吉,无灾无难,可谓顺风顺水,官场长青树,屹立不倒。
有人向他请教为官之道,他传授的诀窍就是“多磕头,少说话”。
那你说,曹振镛到底是听话呢?还是忠诚呢?
在私企,尤其一些服务营销类的公司,有时候绝对的听话是立身之本。
还记得,拍马屁天花板那个故事吗?简直是听话达到登峰造极境,听话已经变形了、变异了,变成了迂腐和无底线了。
上海文峰美发美容公司总裁秘书在公司官方公众号的文章,直接把职场中的听话变异后的生态写的生动至极。文中写到:浩哥“掌握万物之规律”“凡事只要过了他的眼睛和大脑,一切都会变得通透”“是首屈一指的三百六十行状元大满贯”。
老板英明,老板伟大,老板已经成神。但你认为,老板真的伟大?这怕谁都能看明白,一旦离开老板,老板立马成了狗屎,成了最记恨的人。
听话这玩意有时候属于虚情假意,但偏偏有人喜欢。听话这玩意,属于高级技巧,这玩意可以应付场面。但总是,浮在面上,连老板自己的都觉得不太放心。
看来只有忠诚自己内心才安,但是往往忠诚有时候得不到好的现世回报。
【5】职场中的我们,终究我们需要情怀
职场中,我们能做到忠诚吗?
我们该对谁忠诚,想陈布雷一样吗?想关羽一样跟着刘备吗?
这真是个难题!
也有人说,现在哪有谁是主子、谁是臣下的分别,都是混口饭吃,大家看的明白,差不多就行了,该负担的负担、该受的受着,谈什么忠诚,能做到顺从不翻脸,不骂娘就万岁了,还要指望别的,是有点痴心妄想了吧!
我们来看见古人。
韩愈老先生在《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中写道: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老先生,一心为家国操心,直言顶撞,惹怒了皇帝老儿,龙颜大怒,滚得远远的。即使如此,依然肯将衰朽惜残年!韩先生依然不忘本心,不忘初心,终于职守,终于内心,路见不平依然要一声吼!
还有在《岳阳楼记》中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老先生,对天下那是忠心耿耿,心里有天下大义。
还有一辈子惦记收复中原的陆游陆放翁,他在示儿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古人就是这么有情怀,对家国,对天下,那是忠心耿耿。
有人说,我就谋口饭吃,没那么大的情怀。其实情怀没有大小,只要心里秉持着真,初心不改,也就足够了。
【5】现代职场忠诚其实这是一种职业精神,也要依靠听话来打扮
假如你是李世民,你喜欢这个当面硬怼你的魏征吗?
你想想,好好想想。
李世民喜欢一只珍贵的鸟,正在手中把玩,结果听说魏征来了,急忙不自觉的藏在衣服里。其实,不是怕他,是怕魏征叨叨,又上书,又讲道理的,自己还拗不过他。结果,魏征来了,叨叨叨个不停,等魏征走了,鸟给捂死了。
你说这样的领导,是不是当的憋屈。
可是,李世民最后感慨地说:贞观之后,尽心对我,进献忠直的劝告,安国利民,敢于冒犯国君尊严直言规劝,纠正朕的过失的,只有魏徵一人而已。
但是,毕竟青山东流去,境遇变化,魏征与李世民的搭档只可膜拜,不可重复。
现代职场,这样的故事只能是传奇了,历史一般不会再重现。
现代职场如果你是李世民,你绝对不会喜欢魏征式的下属,现代人们喜欢绝对的权力。
作为职场中的白丁,我们该如何呢?
在听话和忠诚之间该怎么摇摆徘徊呢?
其实,忠诚是忠诚是可贵的精神品质,现代职场多的是听话,少的是发自内心的忠诚,大多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多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人走茶凉的常态。
其实,忠诚是我们做事为共的基本准则,忠诚岗位职责,忠诚社会道义,忠诚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更是底线要求。
我们在职场生存,忠诚是首要的,其次才是能力等等啦!
忠诚和听话不是相互分离的,忠诚是本质,听话是渠道,是路径。
魏征式的忠诚需要明主,就像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样,我们不一定都能碰到好老板。
学会顺从听话,是一个基本的职场之道,听话不代表委曲求全,而是学会转换思路,积极应对,了解听话背后的你想要什么,要达到什么,自己的内心最终是什么?
听话不代表圆滑,不代表要违背本心;忠诚不代表不反抗,完全顺从,忠诚有时是在不违背良知的前提上对岗位、对职责、对他人、对社会、对天下尽一份真的良知。
在职场里,人都喜欢听话的,就像老师喜欢听话的学生一样,谁管你背后呢?
学会听话,是我们理解忠诚,最终坚持忠诚的一天路径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