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放榜时,湛江12岁女孩陈舒音高考成绩绩620分,成了新闻热点,网络的报道不乏赞美之词——对老师和家长的辛勤培育。或许还会引起很多父母们的羡慕。如果一些父母被告知,你的孩子也可以,是否还有很多父母会这样做?
咨询师想问的是:除了考分,孩子还有什么?神童是目标吗?父母到底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知这是否是现代版的“伤仲永”?就在2016年,湖南永州的魏永康(当年的神童),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劝退了,没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这个12岁女孩,在生命的12年里,学习了12年的课程,还有多少时间做其他的事?如何与同龄人“混在一起”(人际交往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就是长期和同龄伙伴一起学到的)?除了文化知识,她心灵的成长如何?有谁在关注?
当她去读大学时,正是一个人的青春期,最重要的心理发展任务是“被同龄群体接纳”,而她是生活在“巨人国”的“小小人”,她如何成长?除了学业外,她又如何找到自己是谁(自我认同--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发展任务)?当她毕业了,又如何有心理能力去适应社会?
拔苗助长的背后,是父母的功利心,是孩子实现父母,而不是自我实现,是很多人“唯有读书高”的集体潜意识。真正健康的教育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做她自己,适应社会。而读书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已,绝不是第一重要的。一个赤裸的事实是:对99%的人来说,读书已不能改变命运了!而父母们似乎总是眼中只有学习!学习!学习!
改变观念,才能改变行为,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对父母的教育,更新父母,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对现实来说,任重而道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