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讲到,在面对诱发事件A’s时,是我们的思维方式B’s决定了我们的感觉和行为C’s。
本章中主要讨论的就是B’s。
面对B处发生的状况,我们会有四种应对方式,不过,其中三种都有可能带来反应过激。
1、灾难性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也被称为“把什么都恐怖化”,它会让人们把遇到的所有人和事都往最坏的结果想,把不是灾难的事情放大成灾难,从而造成过度的紧张。
这类思维方式的人总是会在心里提出无数个“万一……怎么办”,接下来,自己会在内心给出一个答案。比如,
万一我没得到这个职位怎么办?这太可怕了,我会被所有人嘲笑!
万一我不受欢迎怎么办?我绝对受不了!
万一他不爱我了怎么办?我会去死!
假设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给出的那个把事情恐怖化的答案。
2、绝对论者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的人总是把太多事情绝对化,过度苛责自己和他人,终日把“我应该……”、“我必须……”挂在嘴边。有时候“我应该”还会发展成“你应该……”
这种“应该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我们的大脑时刻都在接受“应该化”的狂轰乱炸,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念“应该”经。
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你应该对弟弟好一点,你应该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在学校,老师告诉我们:“你应该考个好成绩,你应该遵守纪律。”
就连电视中正在播放的广告,也在不停强调“我应该”做什么。
3、合理化
与前两种相比,合理化属于另外一个极端,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不允许产生任何反应。
通常,人们常常走入一个死循环:先把事情恐怖化和应该化,最后再合理化,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开始恐怖化和应该化。
比如,面对升职机会,首先是恐怖化:万一我没得到这个职位怎么办?这太可怕了,我会被所有人嘲笑!
接下来是应该化:我应该更有能力!
然后就是合理化:不能升职也不是什么大事,无所谓!
合理化的本质其实是一种逃避。
正是这3种思维方式,让我们在各种坏情绪面前束手无策,那要怎么才能摆脱他们呢?下一章将给出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