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该地方细则中,我们看到了备案验收的进展和标准要求。普惠家认为,看似没通过备案的网贷机构众多,十分打击行业同仁。但仔细阅读下来不难看出,这里面大部分平台都是2017年才注册的,而在《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网贷整治办函〔2017〕57号)的规定中,已经明确指出过“2016年8月24日以后成立的平台,原则上不予备案”,可见地方网贷备案工作一直严格执行监管要求,为网贷运营肃清了环境。
眼瞅着距离“57号文”要求的6月份备案大限越来越近了,各大平台紧张忙碌,在冲刺道路上严盯死守,毫不松懈。在地方网贷“黑名单”不断被公布的同时,坊间频频传出验收延期的消息,引发行业猜测。不管备案之旅如何风云变幻,在普惠家看来,严格恪守合规路线,是网贷平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底线。
说起网贷行业的全国性规范文件,“一办法三指引”、“57号文”、“59号文”给大家从十三条红线、银行存管、备案、信息披露等不同层面予以了指导和要求,在该系列文件的领航下,地方监管十分配合,确保了网贷合规管理、整改备案的进程。
纵观各地的监管细则,北京作为资源丰富的地区,堪称严格,一直是全国表率。3月份,《北京市金融工作局2018年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经费政府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发布,文件指出,拟聘请10家律师事务所和10家会计事务所协助现场验收互联网金融机构,看的出,北京地区十分重视互金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质量,不惜聘请专业性极强的机构给出意见。
紧接着4月份,《北京市金融局2018年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经费政府采购项目成交结果公告》出炉,公布了中标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标志着网贷备案验收工作隆重起航。
普惠家指出,从全国网贷备案材料的准备要求来看,平台应提供网贷机构名称、住所地、组织形式、网址、APP名称、股东及出资额、股权结构、营业执照、法人及高管信息、经营发展战略以及合规经营承诺书等资料。但在北京网贷备案过程中,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增设了“经营地与注册地应当一致,公司名称、经营范围明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等要求,并明文指出,平台在完成银行存管等系列要求后统一将“业务数据和信息接入当地网贷监管系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