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熟悉的人事一个个离开,说不难过是骗人的。可是难过的情绪终究会过去,不过三五天,感慨便淡得可能不如嘴角边一声轻轻的叹息。昨天跟一个朋友聊金庸,她说,这是一位在她心中比父亲还值得尊重的人。
怎么说呢?金庸的侠情,对我而言可能还不及黄日华的郭靖、古天乐的杨过以及黎姿扮演的赵敏来的印象深刻。相比之下,那个伴随着小学时光的长脸叔叔,可能留下的记忆点要更多一些。
可即便如此,若不是事发突然,长脸叔叔可能终究也会离开视野甚至模糊记忆吧。
1
和菜头说,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会有许多侧面,更有着丰富的细节。
对于一代人而言,李咏代表着难忘的青春回忆。好主持好丈夫好父亲,17个月抗癌时光,过程没有一丝风声,之前在美国被拍,被骂捞够就走也不反驳。不卖惨不叫苦不解释不搞重病消费,悄悄抗争,慢慢退去,渐渐被遗忘,一句话也没有,被知晓就是去世。
每每名人病症离世,各种美好回忆总会纷至沓来,除了忆往昔,便是劝珍重。溢美之词雷同之多,哪怕将标题换个名字,竟然也没有太多的违和之感。
2
惜命没有错,但你首先得认命。
朋友圈被瞬间刷屏,除了李咏这些年留给大家的各种回忆,还有的,就是各种养生鼓励:感慨人到中年,才发现人生原来没有很长。
讲的就好像哪怕加上了过去的那二三十年,你人生的长度一下子跨越了一个不一样的纬度,又或是,会有不一样的可能和深度。
而现实却是:大多数的人永远是间接性强调养生,持续性自己找虐。以睡觉为例:那些说要熬最晚的夜敷最贵的面膜的人,那些对睡觉有一种莫名的罪恶感,认为睡觉就是浪费时间的人,那些认为晚上是对生活的无声抗议的人,那些喊着在黑夜里找寻灵感的人,大多是无法面对时光逝去却又一天什么都没有做的自己。
晚睡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习惯”。除非形成规律性的作息,否则一时的鸡血奋进只会有害无利。
想要健康养生可以,想要用身体拼事业也可以,但首先你得有所取舍,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然后持之以恒的付出努力。
3
人间向来很值得。
李诞的一句“人间不值得”火遍全网,被当成现实版废柴的代表。毕竟剪辑后镜头里的李诞,是这样的:面对别人的鼓励,我置之不理。对待生活的态度:我可以做到,但我丝毫不想。虽然没什么力气做事情,但" 诉苦 " 的本领异于常人。
很多人甚至私信问他,怎样心安理得的做个废物。
大多数人似乎选择性忽略:从《今晚80后脱口秀》、《吐槽大会》、到《奇葩说》,李诞是凭着实力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只是这些靠的不是低水平的勤奋,而是无可取代的自我价值。
而作为183大诗人自居的他,虽然嚷嚷着写严肃文学不赚钱,却从来没有在赚钱前后放弃写作、放弃写诗、放弃做一个践行当初自己想法的人。
一个浑浑噩噩的人不见得很酷,可是一个看似浑浑噩噩却能将诺言一步步践行的人,却真真酷到不行。
就像李诞在《奇葩说》里所言:做废物是需要天赋的,普通人只配老老实实的活着。
4
会飞的猪不会掉。
有些人总是觉得:成功这个富有世俗意义词,对于大多数现实中的人而言,都是可望不可即的。那些所谓的成功者,要么出类拔萃,要么运气爆表。但其实走着走着你就会发现:成功之路之所以会成为少数人的康庄大道,是因为大多数人从来不会坚持太久。
那个说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的雷军,之所以能够成功,不是因为他赶上了风口,而是在风口来临之际,早已拥有飞翔的能力。否则,这些年风口过去,飞起又落下的猪,难道还少吗?
哪有什么美好的事是不费心思可以办到的。自律、调理清晰、计划性和执行力超强的每一天,才是你美好开始第一天。
5
“要是……就好了”,绝对是世上最悲催的句型之一,人生没有“撤销键”。有一个帖子,标题是《十年后你会后悔的9件事》,分别是:
为取悦他人带着面具生活
让别人来打造你的梦想
和负面情绪的人为伴
拒绝改变和成长
过于紧张每一件小事
太容易满足
懒惰无力
自私任性
人生从来很短,你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随意浪费。而人类的终极意义,人间值得与否,说到底,大概是:你有多稀缺,人间就有多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