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读《聊斋志异》,当然是中华书局的选本,不是全部。从中也可以看出古代的文人他们的一些思想。
蒲松龄最终没能中进士,当上高官,只是一个私塾老师。从文人的角度来阐释世间自己遇到的各种事情。
借妖狐鬼怪之口,传达内心的思想。而且很多内容都有和鬼怪结婚,然后行房事,或者偷情。
大部分都是一个落魄书生遇到妖狐鬼怪,接着鬼怪帮助自己取得功名利禄。我想这些是不是一个文人在意淫自己某天能够得到上天帮助、飞黄腾达。
当然也有一些比较现实的,像《胭脂》就是一个误会连环的案子,有明智的判官为胭脂和自己心上人申冤。
故事曲折离奇,也许这样更能吸引读者。当然书里,前面是每一篇小故事的原文,也就是古汉语,过了一小段,又是现代汉语的翻译,最后就是每篇短文的注释。
这些注释都是古汉语,和高中语文课本中很多古汉语知识点相同,有的更加详细,可以增进对教材的理解。这是很好的,也许读古文的好处就是如此。
如果没有配上现代汉语的翻译,也许硬这头皮看完,后面有相应注释,就像高中课本那样就很好,这样对自己促进更大。
因为配的有翻译的现代汉语,所以后面犯懒直接去读现代汉语而没有读古文,真实遗憾。
虽然在每一篇小短文的前面都有编者对这篇短文的理解,可是我读完别人的理解,再去读完原文,早就已经忘的一干二净了,所以还是自己读完原文,然后有自己的理解才是最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