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明朝那些事儿》随笔

读《明朝那些事儿》随笔

作者: 杨少侠 | 来源:发表于2020-09-23 22:29 被阅读0次

    十八年前,内地第一部穿越剧横空出世,剧名《穿越时空的爱恋》。

    那时,我尚不懂情爱,当然,现在也不懂。但是我对这部剧印象非常深刻,原因有二。一是因为里面有烤鸭,看着就香喷喷,北漂五年,也没吃过几回烤鸭,想想就馋得慌。其二是和弟弟争电视,把电视摔坏了,可吓着我了,没过几天,我就去我姨家住了,眼不见心不慌。

    因为这部剧,我第一次知道明朝有个皇帝,叫朱允炆,被他叔叔夺了权。而接近二十年过去了,我对明朝的皇帝也只知道三位:朱元璋、朱允炆和朱棣。直到这次参加历史学读书活动,开始读《明朝那些事儿》和《剑桥中华明代史》,才推开明代历史的大门,看见各种各种的人物,你来我往,好不精彩。

    朱重八原是个放牛郎,最大的梦想不过是取个媳妇,生个小朱,让小朱给地主家的儿子放牛。放在今天,大概会被骂没出息。可那是元末,各种杂税数不胜数,又逢天灾,导致饥荒,但是赈灾的粮款被贪污,朱老兄的爹娘和兄弟相继饿死,连下葬的钱都没有。后来当了几年和尚,受了不少欺负,想着平平安安度过此生,一个叫汤和的朋友去信叫他参军反元,他犹豫不定,但是此事被别人知晓,要告发他,不得已踏上了参军之路。因为痛恨元朝,他改名为朱元璋,因父母兄弟被贪官所累,后来他上位后,对贪污之人用尽极刑。谁又能想到一个放牛郎,能成为一代开国之主呢?谁又能想到那个当初和将士们称兄道弟的人,后面几乎把陪他打天下的人杀绝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当皇帝太难了,当个好皇帝是难上加难,而相比与此,做个好人就容易多了,而好人是不适合当皇帝的。纵观明朝三百年的历史,能同时称得上好人和好皇帝的,在当年明月的眼里只有一人,明孝宗朱佑樘,他是明宪宗朱见深之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孙子。而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孙子。而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儿子,明太宗朱元璋的孙子。明孝宗的儿子是明武宗朱厚照,这哥们是个贪玩的主儿,追求自由,连孩子也没有,皇位是由他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的,朱厚熜就是著名的明世宗嘉靖皇帝。抖搂完了,我也就看到《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嘉靖皇帝开始修道不上朝。最近有空,就在脑海里回顾以上这些皇帝之间的人物关系,以及他们当政时发生的大事。说实话,有些乱,光靠想是不够的,得借助笔墨画一画,仔细梳理一番。

    《明朝那些事儿》以皇帝的顺序叙事,条理十分清楚,除了表述皇帝,也讲述了许多影响明朝历史的大大小小的人物。比如徐达、常遇春、蓝玉、姚广孝、于谦、王阳明、杨廷和、杨一清、杨慎等,这其中有三位仁兄的经历给了我不少启发,他们号称三杨组合:杨士奇、杨荣和杨溥。

    杨士奇,八岁给父立神位,不忘本,是为孝。私塾教书,接济朋友,是为义。将朱高炽扶上皇帝宝座,尽显智慧与忠诚。他的经历让我触动的在于兜兜转转当了许多年的老师,中年方才走上仕途,却不骄不躁,低调做人,在太子党被打压时不离不弃。而我自己却一直觉得年龄已达,好似看不到希望,却没有踏踏实实地去把事情做好。

    杨荣足智多谋,能谋善断。他总能在关键时刻给出最佳的建议,比如让朱棣进城前去拜祭朱元璋,比如宁夏战役的推断,又或者千里送信。他给我的启发是平时要低调、踏实做事,积蓄实力,关键时刻能迎难而上,解决关键问题。

    杨溥身在囹圄,不堕青云之志,坚持读书,视死如归。他的故事着实让我汗颜,人在艰难的环境里依然刻苦用功,而反观自己,却多有娱乐,惭愧。大好年华,怎能如此蹉跎?

    虽然只读了半个月的历史,但是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比以前沉稳了许多,也在潜移默化地受书中人物的影响,读史,真的有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明朝那些事儿》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ao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