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星巴克等朋友,隔壁桌一对年轻情侣旁若无人相拥而坐。临近饭点,两人开始争执究竟去哪吃饭。只听见女孩子不停的说,不吃!不去!不要!男孩想吃的餐馆,全被她否定了。问她想吃什么,又说不知道,你拿主意。
最后男孩苦苦哀求,你将就我一次行不行?不行不行就不行。我觉得好笑,年轻人谈恋爱是这样的,恃宠而骄、拿着脾气当个性。直到对方受不了想逃跑,又责怪他不负责任始乱终弃。
俗话有一句:生是丫鬟命,一身公主病。到了适婚年龄的很多当代男女青年,大多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从小父母长辈娇纵的不得了,在家里称王称霸惯了,从没学会怎么和他人相处,更别说什么独立什么平等。尤其谈恋爱的时候,动不动就摆出一副“你爱我就该宠着我让着我”的姿态,这哪跟哪啊!
于是很多人抱怨不懂爱、不会爱、不信爱。
有时候我也常常会想,什么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最好的样子?
这个季节,广州满城的木棉花。听本地的朋友说,木棉花落尽,广州的夏天也来了。
抬头看着木棉高枝上朵朵火云。偶尔,红色的花朵旋转着落下。不多时,朝霞满地。
木棉花总让我想起舒婷的诗句:
如果我爱你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我有我的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
不攀附不炫耀;不痴情不衬托;不矫揉不造作;有分担有共享。“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这是舒婷眼中伟大的爱情该有的样子。
据说舒婷写这首《致橡树》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归侨诗人蔡其矫谈论女孩子说:漂亮的女孩子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又很凶悍,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
舒婷当时听了就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子主义。男性与女性应当是平等的,爱情也不存在仰视与俯视,于是,当天晚上,她就写了《致橡树》。
爱情本该是平等的。就像简爱对情人的告白:我现在和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人都经过了死亡,同时站在上帝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生来平等。
也像《傲慢与偏见》的伊丽莎白,起初对达西先生的高傲嗤之以鼻。直到他深刻的剖析自己,基于相互平等的立场,伊丽莎白才接纳了他,双方消除误会,有情人终成眷属。
“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他人。”前半句是以独立为前提的爱,后半句是以平等为前提的爱,二者缺一不可。
最好的爱情,是双方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相互致意。在两个人都更独立的状态下,这样的爱才会更成熟,不会是刁蛮,也不会是依赖。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我将就下你,你也将就下我。
愿你有能力爱自己,也有余力爱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