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巴音大叔写作践行的分享

巴音大叔写作践行的分享

作者: 51f248fe91a7 | 来源:发表于2018-05-21 10:32 被阅读160次

各位新生大学的战友大家好!我是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巴音,是一个已届不惑的中年大叔,职业是理财规划师,给自己的标签是:终身成长者。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写作方面的践行体验。

我是从去年,也就是2017年9月底,开始进行写作践行的。到现在为止有半年的时间,写了30篇原创文章,总共将五万多字,每周一篇从未中断。从一开始的二十几个粉丝(当然那都是亲朋好友了),十几的阅读量(大家发现了吧,虽然是我的“亲朋好友”,虽然关注了我的微信公众号,但居然有一半的人不看我写的东西,点都懒得点!)到现在将四百多个粉丝,每篇文章基本都是四、五百的阅读量。大家可能会觉得,这点粉丝量和阅读量太少了吧,这也值得拿出来说!当然值得,因为我觉得我们在践行过程中,重要的是关注增长比例而不是绝对值,而且主要咱们还是要跟自己的过去比,只要自己每天都是进步的,哪怕步伐慢一点都不要紧。从增长比例上来看,五个月时间,我的粉丝量增加了十倍;阅读量增加了四、五十倍。而且阅读量比粉丝量大将近两倍,说明有人转发我的文章。而且我还没有推广运营过我的微信公众号,这个增长说明我写的东西对我的读者们还是有价值的,已经在这么小的范围内有传播了。

其实以前我是不怎么写作的,正儿八经写文章,那都是学生时代为了应付老师和考试。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发现写作成了我的刚需,因为:

第一,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我的一些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我需要和许多人通过文字深度交流。我相信大家对此也应该深有体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前我们需要和不在身边的人说个什么事都是打电话,现在几乎都是用微信,而且一般很少有人用语音,基本用文字。我有几个朋友,就是靠一条一条的微信谈成了一桩一桩的生意。

第二,人到中年,总会有一些自己本行业经验的沉淀和人生感悟,这就需要用文字记录下来。我做的行业属于金融理财类,是面向大众的,这十几年的从业经历,让我和数以千计的客户打过交道,这些客户形形色色,有达官贵人,也有贩夫走卒,但是,大家普遍对个人理财都不太了解,我便有了一个愿望——就是改变普通大众不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方法,让大家走在正确的理财道路上——用文字去做这件事当然是最高效的。

不过,说实话,我这个人比较懒,再加上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总觉得自己的文笔不好,不好意思写,所以虽然有了这个意识,但迟迟没有动笔。

有一次,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把时间当作朋友》,看完觉得写的真好,简直是醍醐灌顶啊,把自己脑中一些模模糊糊的概念一下讲透了!同时,我也牢牢记住该书作者的名字:李笑来。通过这本书,我成了笑来老师的铁杆粉丝。后来,我又下载了另外一位大叔罗胖罗振宇创立的“得到”,在这里我又发现了这个熟悉的名字——李笑来,所以我又订阅了他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人到中年有个偶像不容易,笑来老师每天一篇的文章,我是逐字逐句阅读,仔仔细细体会,还把这个专栏做成了思维导图以加深记忆。笑来老师在专栏里谈到写作,是这么说的:......写作可以让你看到自己进步的过程,让成长本身有迹可循。对于同一个概念的反复打磨,对于同一件事件的不停思考,都会体现在你写作的过程中。这就相当于你把每一次的成长都用文字固定了下来......,他还写道,你不需要再依靠他人就可以独自完成“教别人”的流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不断反复打磨,而不必担心对方会不耐烦。文章发表之后,你也可以得到真实世界的反馈。相信我,只要你说得足够清楚,并且真的对大家有用,这个世界就会给你相应的反馈......

我真得强烈建议大家把这几句话好好琢磨琢磨,翻来覆去地念几遍,这几句话对我来说帮助太大了。

笑来老师一直在强调践行、践行、践行,立刻、马上、从现在开始。没有执行的想法只不过是幻觉。不要怕不完美,不要怕别人笑话,没有人一开始就可以写的很好,无论多差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的你不差!是的,虽然大叔我已经黄土埋了半截身子,但还有一半没埋住,还是有未来的嘛!

抱着这样的信念,我把沉睡几百年,都发霉了的简书和个人微信公众号拾掇拾掇,每周一篇写起来了。写了有一个月时间,总共五篇文章,就收到微信公众平台发来的原创、留言和赞赏功能开通邀请,这下我就更有信心了,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什么叫“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所以,同学们,这世上,没什么事是做不成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做。

当然,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在践行写作这件事上也不例外,我遇到的问题主要有这么三个:

第一个问题:素材不够用

因为我金融从业十几年,职业是理财师,所以,我的写作定位就是金融、理财类外加一些成长感悟,可以说戏路不够宽。刚开始写的时候,觉得浑身上下都是要输出的理财知识,自己简直就是一座能走路的图书馆。可一篇、两篇、三篇、四篇......每篇都不能重样,也不能和别人一样,而且,我的读者都是理财小白,还不能写太深、太专业的东西。这样一来,往外倒的越多,就越觉得素材少,这时候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

怎么办呢?加大自己的学习量吧,输出不够,只有倒逼着自己输入,我得抓紧时间充电。我列了一个书单,足足有200多本,然后戒掉一切娱乐活动:比如追美剧、无谓的社交等等,抓住点点滴滴的时间阅读,同时,每读一本书都仔仔细细的思考一番,想一想作者得这个观点到底对不对?对我们有什么帮助?支撑他这个观点的论据能不能成立?我能不能举些反例来证明他的观点有问题?这样一来,素材就开始有了。

第二个问题:文笔不够好

我大学学的理工科,工作做的是金融类。可以说,我的语文教育到高中毕业就结束了。所以,内心深处,总觉得自己的文笔不好,写第一篇文章的时候,都有点不好意思发。后来读到笑来老师文章里有这么一句“成长就是想到之后做到,如果想到之后不会的话,那么就去学,学到之后再去做到”,并且笑来老师把他十几年前,刚开始在博客写作的片段截取了一段,坦白地说,他最开始的文笔和我也差不多么,可看看人家现在的水平!原来大神也是这么成长起来的啊!这一下,我就又有信心了。文章发出来之后,还到处转发,然后时不时咨询一下读者的感受,得到反馈后,带着这些问题读一些关于写作的书,从中找寻答案。这么一来,自我感觉文章写的越来越流畅,自己读起来也越来越通顺。

现在不敢说文笔有多么好,最起码能把一件事讲的很清楚,读者也能看的很明白了。

第三个问题是,我有现在非常时髦的一个病——拖延症

我从小做事情就有拖拖拉拉的毛病。大叔我上学那个时代,学习压力不像现在孩子那么大,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没那么多,其他同学一个小时就能把作业做完,我偏要拖个三、四个小时。现在都活了半辈子了,这个拖延症还没治好,做事依然拖拉。

我更新文章是一周一篇,其实这个节奏对于多数写公众微信号的朋友来说,频率并不算高。但是,刚开始我每次都是拖到最后一天才开始构思,弄的每周都得熬一个通宵。大叔我年纪大了,身子骨经不住熬,往往熬一晚,两三天都缓不过来。

大叔一想,这样不行啊。还没等写出十万加的爆款文呢,人先挂了。于是,我就找了各种策略来医治我这个拖延症:

首先,换环境。

以前写文章都是在家里,氛围很温馨很舒适,但实在不适合写作。刚在书房打开电脑写了两个字,就觉得有点渴,到客厅去喝水,喝了两口水,看见茶几上放的干果零食,忍不住就吃两口,这么默默的吃多没意思啊,顺手就打开电视边吃边看,要知道现在的电视剧设计的多么吸引人,不知不觉就看进去了,好不容易一集看完了,觉得怎么这么困,然后就倒在柔软的沙发上就睡过去了。唉,还写文章呢,“睡文章”还差不多。

这怎么能行!于是,我就把写作的战场搬到办公室,好在我的工作倒是不太忙,公务处理完就开始写作,写不完不回家。办公室的气氛严肃、认真、冷冰冰,只有办公用品,没有任何娱乐设施。在这种环境下,确实没法拖延了。

其次呢,换设备。

我也记不清从哪里看来的这么一个绝招:如果你想要坚持把一件事情持续做下去,那就为这件事配备最好的装备,什么贵买什么,看在这些装备的份上,你在做这件事上也不会拖拉了。各位同学也可以试试这个办法,无论买什么东西,在你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买最贵的。

因为我是做理财的,干我们这个行当的都比较抠门,手里有点钱只想着往哪里投资,所以平时物质生活还是比较艰苦朴素。为了能把写作这事践行下去,一咬牙一跺脚,咱也奢侈一把:电脑换成一万多的Thinkpad ,又配了一块号称是键盘四大神器之一的樱桃红轴机械键盘,就这么一块键盘差不多将近1000块。果然,自从换了这些新装备,我写作的积极性一下提高了很多——咱得对得起这么贵、这么好的装备啊。

最后一个策略就是运用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

我用的时间管理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番茄土豆工作法。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把要做的事情列成任务清单,每个任务,这里我们称之为土豆,分解成若干个“番茄时间”把它完成。一个“番茄时间”三十分钟,二十五分钟全神贯注的工作,五分钟休息。

我把写作这事分解成确定主题、梳理逻辑框架、搜集素材、调整逻辑、正式写作、修改完善这么六块土豆也就是六大任务,然后用手机app“番茄土豆”计时,来集中精力完成我的写作。顺便说一下,这款手机app真乃时间管理神器,简单易用不说,最强大的一个功能就是,它能在你工作的时候屏蔽其他手机软件。我每次开始写作时,就用它屏蔽微信等即时通讯app,好让我不被打扰。

除了利用好整块时间,碎片时间也不能忽视。比如上下班路上,办什么事排队等待等等,这时候是看书、搜集素材、打腹稿的时候,看到或者想到一些能用到文章里的东西,立刻输到手机上。等坐到办公室,再把它们整理出来。

我就是用这三个办法基本治愈了我的拖延症,现在每次文章都没那么赶,从立意到完成,大概三、四个小时一篇两、三千字的稿子就写完了。要知道,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我可是经常憋个四、五天,便便都憋出来了,文章憋不出来,即便憋出来,也像驴粪蛋一样不通顺,句子都连不起来。

除了解决了上面说的三个写作践行过程中的问题,我还有如下五个收获:

第一个收获是,我的知识体系得到了很好的梳理,智商得到了提高

我大学学的是工科,可以说搞金融理财属于半路出家,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大部分是自学的,因此自我感觉本行业基础知识还是不够扎实,知识框架打的还是不够牢固。这些知识在我的大脑中都是散的、是点状的,要写作,就得构思布局、把它们连接起来。那我常常为了把一个知识点写好写透,就翻阅大量的书籍资料,或是请教行业大拿。这么以来,等于说又好好的复习巩固了一下我的专业知识,以前遗忘的或者当时就没有吃透的知识点现在能很清晰的掌握了。并且,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再加上自己的感悟,这下,这些知识算是真正融入我的身体,变成我自己的了。

通过这么持续的写作,我的专业知识不但得到完整的梳理,从各种方式学到的别的行业知识,也融入到自己金融理财知识体系当中了,我这回体验到了什么叫做“融会贯通”。

笑来老师对于“智商”这个概念有这么一个定义,说:智商就是脑子里有多少个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这么说的话,我觉得写作让我的智商也提高了。

第二个收获是,写作让我的思维更有逻辑,更有条理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其实,我觉得写作本身就是一场思维锻炼。写作好的人,逻辑思维能力一定很强,因为你要把问题说清楚、说的逻辑通透,不是靠笔,而是靠脑子。大叔这段时间以来,自我感觉思考、分析问题逻辑性强了很多,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很多。我现在开会,一、二、三、四条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员工马上就能领会我想要说的意思是什么,不像以前,乱七八糟说了一堆,大家伙还不明白我想要说什么。

第三个收获是,对待事物的敏感度增强了

写作者因为要随时收集素材,才不至于思路枯竭,所以要保持对事物很强的敏感度。大叔是土生土长的新疆大汉,平时大大咧咧惯了,最欠缺的就是发现很多细节上的问题。这段时间,通过收集写作素材,自我感觉对待事物的敏感度明显增强了,我这条粗汉被写作磨细了。我现在在工作、生活上可以扑捉到很多细节上的问题,当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相应增强了。

第四个收获是,善于思考了,不人云亦云了

大叔我从前常常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很有道理,然后看了另外一篇文章也觉得很有道理,其实仔细一想,这两篇文章的观点明显是相反的嘛,但又搞不清楚为什么。

我前面说过,写作就是一场思维锻炼,你要在你的文章里表达一个观点,你要做到逻辑自洽,必须正面、反面、侧面,多角度思考。我常常准备写一篇文章,思考的时间比敲键盘写出来的时间多得多,现在锻炼得对一个问题能多角度思考。这样一来,我现在看到不同观点的文章或是听到不同观点的言论,再不会一会儿觉得这个对,一会觉得那个也对,人云亦云,完全有我自己的观点了。

第五个收获是,同理心得到了增强

我们在微信公众号或者简书等公共平台写作,不像写日记那样是自娱自乐,这些文章其实都是写给别人看的。所以我们就得有用户思维,也就是要考虑我们的读者喜欢看什么,觉得什么有价值。这就得要求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到读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现在在写每一篇文章之前,都要问问一些我的朋友或者家人,听听他们的需求是什么。通过这样的锻炼,我的同理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常常能站到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变得比以前客观多了,有不少朋友也评价我心胸比以前开阔多了。

无论什么事,要想好好践行下去,必须得有个方向、定个目标。近期我的目标是在三个月之内粉丝超过3000人,点赞率超过百分之20%。大家可以看看我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哈。

当然,我也有大的梦想,我希望是用文字改变国人不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方式。有的朋友可能觉得是不是太遥远了,周星驰星爷说过: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我就是要用我的文字来改变这个世界,哪怕只能改变一点点,那怕被这世界打得鼻青脸肿。老兵不死,哪怕凋零!

今天,巴音大叔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的提问,我会知无不言的回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巴音大叔写作践行的分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cf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