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因感伤于北宋放弃抗金而渡江偏安所作的一首无题绝句,而这首诗的出世也大大巩固了项羽在后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从当时的情境来看,李清照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一定没有好好了解一下项羽这个人,也没有回去翻一下历史书。那今天我就替她回顾一下历史,看看项羽到底算不算英雄。
楚汉传奇剧照·项羽不学无术,狂妄自大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这两段话足以看出,项羽从小就不学无术,且狂妄自大。项梁让他学文,他说读书识字就记个人名而已,无用;让他学剑,他说一剑只能与一人对敌,我要以一敌万。所以项梁就教他兵法,开始挺高兴,但只学了一些粗浅的知识就又不学了。然而,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人却口出狂言要取代秦始皇,可谓是“人高(身高一米九)”胆就大。
烧杀抢掠,残暴至极
《史记·项羽本纪》: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
《史记·项羽本纪》: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
《史记·项羽本纪》:到新安。诸侯吏卒异时故徭使屯戍过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史记·项羽本纪》: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以上乃项羽先后四次屠城事件。
秦二世二年的襄城之战,一“皆”字就把项羽的残暴行径表露无遗。因前期一直攻城不下,心生怨愤,在攻下城池之后,为泄愤,将城中已没有反抗能力的军人以及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斩尽杀绝,尸体堆积如山。同年,项羽、刘邦共同奉命攻打城阳(今山东青岛北部),攻下城阳后,将城内秦军及百姓尽数屠杀。
高帝元年,项羽带着收编来的20万秦军到达新安,只听取诸候军所谓的“秦军军心不稳,恐有造反之意”之谗言,不深入了解具体情况便连夜坑杀20万秦军,这次旷世大屠杀,堪称惊天悲剧,惨绝人寰。同年,项羽率兵西进,屠戮咸阳城,杀了秦降王子婴,劫掠了秦朝的财宝、妇女,焚烧秦宫的大火三个月都未熄灭。
自古无故杀降是为不吉,无过而杀降王是为不祥。而这不吉不祥的事,项羽一件都没落下,至此,项羽这屠夫形象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楚怀王芈心就曾论道:“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之处,无不残灭!”。杀人、劫财不够还放火烧秦宫,百年历史文化就这样被付之一炬,真应了那句“沐猴而冠耳”,虚有其表,实则愚鲁无知。项羽应该是知道自己的短处的,不然为何一气之下把说他沐猴而冠耳之人煮了呢,因为越无知的人越恨别人说他无知,越明白自己短处的人越恨别人揭他短,谦虚的人可能会认真反省,而他却是一个自大的人。
垓下别姬刚愎自用,不知人,不善用人
范增被项羽尊为“亚父”,表面上两人情如父子,而实际上“父不知子,子不知父”。范增不知项羽本性狂妄、傲慢,所以才无所顾忌说尽逆耳忠言;项羽不知范增虽持才自傲,却是对他忠贞不渝。所以才有了后面的陈平计间、项羽猜忌,而最终“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曰:“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正是看透了项羽的小人之心,才能用一个弱智的计谋成功离间二人。正是因为项羽的愚蠢和过度猜忌,导致范增含恨离去,也正是因为他刚愎自用、狂妄自大、残暴不仁的本性,致使其众叛亲离,最终走上绝路。可叹的是,直至其身死,也没有醒悟,还借口“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真是荒谬至极!
《说文解字》释义:“英,指开花而不结果的草,意指植物中的灵物;雄,鸟父也,意指动物中的灵物。”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在古人眼里,“英雄”是杰出的生灵,意指才智杰出、勇武过人,能够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的人。项羽确实有胆量,敢拼博,但他的努力并不是为别人,而为了证明自己而已,他想要的是称霸一方,而不是为了人民而稳固江山,“帝王”和“霸王”是有本质区别的。“杰出的生灵”就更谈不上了,他不是杰出,而是有名气,他的名气就是在西楚称霸,他也不是生灵,而是所到之处,生灵涂炭。这样一个人,实乃难配英雄二字。
楚汉传奇剧照·项羽虞姬那么,这样一个狂妄残暴之人为何能青史留名?
《史记·项羽本纪》: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司马迁说,项羽没有一尺一寸土地,乘势在民间起义,仅三年时间,就率领五路诸侯消灭了秦王朝,把天下分封给各路王侯,政令由项羽颁布,自号为“霸王”。虽然霸王之位并未维持到底,但近古以来未曾有过这样的人物。
三年破秦,这个速度的确惊人,这也源于他从小就萌发的理想“立志图秦”。而对于这个理想,他很执着,从来没有放弃过,一直追求着,一直努力着,也正是这份执着,成就了他的宏图大业,单就这一份执着,就值得今人学习。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试问还有几人能坚持一个理想而不改?
理想总是换,学习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必难成大事。庄子在《养生主》中曾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它是无穷尽的,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穷尽的知识,最终只能体乏神伤,却一事无成。而项羽不同,他立志图秦,为实现这个理想,他才想去学兵法,可以说是他的理想引导了他人生的努力方向,向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最终他成功了。因此,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里,我们应该像项羽一样,树立自己的理想,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同时学习项羽这种执着精神,向着人生的方向不懈努力。
然而,项羽虽然脾气暴躁,但也并非完全的铁石心肠。在他的“虞兮虞兮奈若何?”一句中包含了对虞姬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
《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曰:“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
虽然陈平和韩信这两个评说都有转折,但也确实表时了项羽为人慈爱的一面,由此可见,项羽可能是一个多面人,他残暴的屠杀秦人很有可能是因为国仇家恨,但不管因为什么,都不应失了人性。
项羽是一个失败者,论勇猛,他是匹夫之勇;论仁慈,他有妇人之仁。但在“立志图秦”这条路上他又是一个成功者,也正是因为这一成就,让他得以在《史记·本纪》里留名。总之,项羽虽难称英雄,但也确有过人之处,站在不同的角度,就能看到不同的项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