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恐怕离不开电视、手机等电器了。但你有没有想过,古时候没有电视、手机,人们怎么打发时光?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之一。下面我们看看宋朝的古人的业余生活是怎样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2019年当红电视剧。除了讲故事,这部剧还告诉我们一些北宋民俗:什么是妻、什么是妾;什么是嫡出、什么是庶出;什么是嫡女、什么是庶女; 什么是休妻、和离和义绝。
妻、妾的差别可从苏东坡对妻和妾的态度完美诠释。
苏东坡对妻:(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东坡对妾:一位名叫春娘的妾,苏东坡的朋友蒋某来为他送行,偶然见之,大为钦慕,便欲以白马相换。东坡先生立刻点头应允。但这消息被春娘听说之后,却坚辞不肯,指责其名曰怜香惜玉,却要将人换马!激愤之下,当场撞槐而死。
《知否知否》里边有一个情节,那就是孙家和盛明兰的堂姐淑兰和离之事。其实本来孙家人是想休妻,但盛家人不同意,最后两家提出了和离。两家人和离,既保住了淑兰的名声,也保住了盛家的脸面。因为在古代休妻与和离的差别是很大的,古代的婚姻关系破裂之后,会有不同的形式来解除双方的婚姻,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休妻,和离和义绝三种类型。
官方规定了,只有少数情况下,丈夫才可以名正言顺的休妻,比如妻子无法生育,妒忌,盗窃等等。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休妻对女性的损伤是非常大的,因为如果一个妻子被自己的丈夫休掉,说明肯定品行上有问题有污点。
和离指的是双方自愿达成解除婚姻的协议,其实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协议离婚。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地位是比较平等的,因为和离表明夫妻双方都存在问题,夫家不占理,并且在和离的情况下,妻子的陪嫁也可以索要回来,但是在古代和离的情况也是十分罕见的,主要仍然是休妻。
义绝是最严重的一种方式,也即是成语“恩断义绝”之意。义绝是一种夫妻有一方对对方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有殴、杀、奸等行被强制离婚的形式。基本只有大奸大恶,才会用上义绝。
在古代,女人的地位相对低下,一次嫁好,关乎一生。因此《知否知否》中明兰的祖母,一个过来人的人生观是:女人的婚姻甚至一生,一眼看得到头的是最好的了。
这正是20年前听到的那首歌《再回首》里唱的所谓“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常常、从从容容才是真”。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还写到宋朝的女人的业余生活:“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除此之外可能还有马球、诗会,比如伯爵府单独邀请盛明兰(赵丽颖饰)赴诗会!
欧洲的女人相比中国更为开放,所以她们的业余生活也更加丰富。在她们的业余生活中,舞会是一个重要内容。
舞会开始主要流行于上流社会。后来,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交手段,它成为中产阶级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命运的沉浮得失、阶级势力的此消彼长、社会历史的进步倒退,往往都能从舞会中反映出来。因此,舞会不仅是富家子弟与名门闺秀的大聚会,也不仅是时尚的盛宴和个人魅力的展台,它还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名利场,一面人生百态的折光镜,一个包罗万象的万花筒,甚至是一个关系复杂的小社会。
近代西方文学中的不少名著都有关于舞会的描写。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勃朗特姐妹的《呼啸山庄》、《简·爱》、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的《项链》、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可以说,凡涉及到男女主人公的社交生活,作家们都会不惜笔墨地描写舞会场景。而在对舞会场景进行扫描时,阿娜多姿的女性又往往成为作家们的聚焦点,这不仅因为女性是舞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更因为舞会对女性有着特殊的意义。比如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就是因为舞会中遇到心仪的王子,从而成就一段佳话。
俗称为格林童话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第1卷出版于1812年,1857年终版。虽然是童话,但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玛丽·雪莱被称作科幻小说之母,科幻小说祖奶奶。她1818年所著的《弗兰肯斯坦》(又称之为《科学怪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
玛丽·雪莱为什么要创造出这样一部稀奇古怪的小说呢?原来,当时她与雪莱私奔,同行的还有她继母的女儿。而且继母的女儿爱上了诗人拜伦。两位大诗人和两个小姑娘四个人住在拜伦租的大别墅里,没有手机,没有电视,空旷的房间里年轻的灵魂难免寂寞。为打发慢慢长夜,他们决定来点刺激的:讲鬼故事。为了讲出别具一格有深度的鬼故事,玛丽绞尽脑汁,终于创作出《弗兰肯斯坦》。这是一个闪电让死尸重获新生的故事。
知识让想象翱翔。人们看到鸟,才想到飞。子弹出现后,小说中才有暗器的描写。当时欧洲电科学的发展以及丰富的知识积累使玛丽有了使死人复活的想法。
当我们沉湎于屏幕上的字里行间的时候,但愿我们的思想不要停滞不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