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文明,解决了人类的温饱问题,同时给也创造了一个温暖的“舒适区”——在未来,饿死的人会越来越少,但丧失价值的人却不断在增加。当我们选择平庸的时候,也意味着自己将自己变得可有可无了。读本期认知方法论的内容,结合身边两名优秀律师的案例,我向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明天,我会成为那个可有可无的人吗?”
01 似曾相识的“周律师”
周五上午在市妇联值班,闲暇无趣,就在点睛网(一个专门学法律的视频网站)上找课听,打开网页在首页推送显示了一个很熟悉的名字,于是截图微信给求哥(分所主任):“求哥,这是不是你的那个朋友周律师啊?”求哥回复:“是的!”…随后把周律师讲课的PPT课件都发给了我。 大概是2015年初,求哥曾邀请周律师到我们所跟我们做业务交流,听求哥介绍那个时候周律师也才刚刚执业一年,周律师长相甜美可人,看上去跟我年纪相仿,可是等翻看了她的个人简介才知道,实属牛人一枚:中国政法大学的行政法硕士,2002-2011前任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法制科负责人,2013年以后成为专职律师创办了政府法律顾问部,此后在北京地区担任40家政府部门担任法律顾问…掐指一算2002年我才刚刚上高中,如此推算周律师大概年长我七八岁,取得这样的成功,令人好生钦佩!仔细研究发现自从2013年周律师成为执业律师以后,一直致力于政府法律顾问研究(职业中良好的生态位),并不断撰写各类关于政府执法、诉讼等专业文章(产品即广告,研究目标客户的痛点),参与各种学习班升级自己的资源圈(与同“志”同“频”的人同学建立交情,并进行价值交换),并通过多样性的授课模式(正所谓体验即营销,结合目标客户的痛点,开辟品牌建立的路径)打造了个人政府法律顾问的专属品牌(拥有了辨识度,获得了顾问单位的忠实度)。
通过对周律师职业发展分析,我发现事业上的成功路径都大致相同:专业能力+产品(专业变现)+宣传路径(整合资源+价值交换)=个人专业品牌。
02 “憨态可掬”却火力全开的求哥
求哥,是我们所标杆人物,相貌憨态可掬,很像小熊维尼,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还有红彤彤的苹果肌,如此亲和力的形象很难跟他实际身份——律界大咖相联系。当然,威严的时候,也是相当具有杀伤力的。
之所以称他“求哥”,因为对我而言,他在我的执业生涯中“亦师亦友”,而“哥”这个字不仅包含着对兄长的尊敬也包含着朋友间交情的温度。2012年刚做律师那会儿,每天早上会在8:30准时到单位门口(其他执业的律师很多都是九点才来上班),常常巧遇一律师前辈拿着洗脸盆和漱口杯办公室走出来。后来有人告诉我:
“这个人是求律师,经常泡在办公室通宵学习…”
再后来,关于求哥的“八卦”就跟网红剧上的泡泡条一样不绝于耳:
“求律师,几年前刚执业的时候,租的地方还是那种跟几个人一起拼床位的房子,为了50元的工资跟财务费力“磨叽”了很长时间…他是我们所最拼命的赚钱的律师”
“求律师,专业从事劳动法,每天五六点就起床学习了,现在是市里有名的劳动法律师,可牛了,连很多法官、仲裁员都要听他的建议呢!”
“求律师,标准的处女座,在工作中严苛到令人咋舌,能让他满意的助理简直屈指可数!”
“求律师,是一个宠妻狂魔,拼命赚钱然后都给老婆花…”
关于求哥的好评很多,几年接触下来,最深的印象还是求哥是我身边为数不多最爱学习且最具爱动脑的人!2012年之前一门心思扑在劳动法方面的法律问题专研中,等知识储备和实务都研究透彻了,又于2013年开始转战到公司股权,中间还不断花钱学习时间管理、营销,道德经那些看似与专业无关却又与律师业务紧密联系的跨学科知识。再后来,求哥有所选择的放弃了诉讼这块蛋糕,通过四五年的时间转型成为了一个专业从事“股权策划”的非诉律师。而他介绍的转型之路简单而“粗暴”,但凡是股权方面的书,统统买回来,看了再取其精华留几本,其他的再以“跳楼价”(一般是5块钱)半卖半送给我们(求哥卖书,也是所里的一大盛况,每次大伙儿都是用抢的)。我“抢”了,很多,只可惜都束之高阁飞,很少真的静下心去阅读。
2017年分所成立前,在甬望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大概有二三,加班跟求哥聊天当属其一,上班时间除了办理顾问单位的事务,求哥一般“闭关修炼”,不容打扰,只有等加班时间,听他房间里传出越剧的声音,就知道是到了中场放松休息的时间。于是,我常常带着问题、厚着脸皮请他帮忙分析、求点专业培养的意见,常常还从他的电脑里“顺”点研究成果…求哥,是一个很乐于分享的人,从不端着领导的架子,切中要害的帮我分析问题并给我非常有帮助的建议,但凡是对我们工作有帮组的资料,统统分享!
求哥,一直保持付费外出学习的习惯,他完全领悟到“付费就是捡便宜”的真谛,学费动辄好几万,学回来再毫无保留的跟所里的青年律师培训、分享,然后再到顾问单位进行实战操作。他的口号就是“最好的学习就是教会别人”,我们那一批青年律师知道的劳动法方面或者客户开发方面的知识很多都源于求哥的赐教和分享。求哥曾经给我说:
1、你要学会不断地、经常地给自己创造仪式感。当你赋予一件事情意义时,而你又发自内心的相信,那它就能调动你的所有能量。
2、律师是世界上最善于学习的人,每一次学习都感觉学了不少好知识,可是一旦出了那个场,基本上70%的知识全部都忘记了,所以不能巩固所学是学习的关键陷阱。
3、方向对了,不怕路远,找准自己的专业,保持不间断的学习。
2017年分所成立后,求哥去分所当主任了,同时也就意味着我们身边少了一位 “传到授业解惑”的老师。求哥转所后,加班的人越来越少,再后来我也很少加班了,偌大的办公司一个人加班冷清更显无趣。2017年12月末,我突然脑洞大开,想要为自己和所里做些事情,想着既然所里要专攻中小微企业的法律顾问,何不创办一本劳动用人操作指南的“所刊”,不仅可以巩固现有顾问单位,还能开发新的客户单位,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把想法跟求哥说了,求哥肯定了我的想法并表示支持我的行动。可愧疚的是直到现在这个“心血来潮”的计划都没有开展起来,而求哥却组织自己的团队,将成熟的法律产品研制出炉了。回想自己这八个月的工作状态,每天“本职”工作都感觉很忙、很累,虽然也在学习,但是却没有方向,越学越焦虑。
03 反思
读大叔本期关于“生态位、选择压以及学习曲线”等内容时,我脑海里都浮现求哥的事例,曾经肤浅的觉得求哥除了工作、赚钱没有别的生活乐趣,太无聊了,记得有一次跟求哥开玩笑说:“求哥,等有一天你不工作不赚钱了,钱该多伤心啊?”如今回想,还是因为处于一个低维的认知模式,从而自我选择了一个看似安逸的“舒适区”。我的低维表现在:努力工作=赚更多的钱,我这样的认知导致自己有借口不用很努力的去工作,因为我认为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很多的钱,从而顺其自然地成为了一个在职场上可有可无的人。而求哥,我以前一直觉得我不要成为他那样的律师,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工作上,太无趣了,太累了!但是这一期的内容,让知道对自己的“愚昧”认知有了一些觉察:卓越和平庸的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卓越的人会自动放弃舒适区,给自己制造压力,用内心拥有近似于“军事化”的自律性,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且不可代替的人;而平庸的人会心安理得的待在舒适区,将就着混着生存,虽然社会文明解决了人类温饱问题,但随着科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不久的将来,这样的人最终将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而我,真的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明天,我会成为那个可有可无的人吗?——N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