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凯里学院
随阳山村的茶文化

随阳山村的茶文化

作者: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 来源:发表于2018-12-03 19:21 被阅读3次

    陈兴春  16民本班 

      随阳山村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全村有人口5000人,其中90%为汉族,其余为土家族,但是衣食住行均已被汉化,是一个典型的汉族村落。该村历史虽只有五十余年,但却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茶文化。

    一:茶叶种植的由来

      湄潭自古产茶,至今还有很多明、清时期的古茶树,但长期只做粗茶,所谓“粗茶”,是相对今天的翠芽、龙井、铁观音等茶而言,没有特定形状。

      1940年春,浙江大学西迁至湄潭,一迁就是七年。在这七年之间,当地人与师生融洽相处,浙大也为地方经济做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在茶叶方面。当时担任中央茶场场长的刘淦芝博士借湄潭山水之灵气,把湄潭的茶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改进了湄潭茶固有的品质,引进了异地的优质茶种和杭州“龙井茶”的生产技术,培育出龙井茶、绿茶和红茶,使湄潭茶叶顿时名扬四方,受到浙大教授、专家的好评。当时茶叶种植的一个重要地点就是现在的永兴镇,而随阳山村距离永兴镇不足十里地,所以茶叶就这么被引进来了。

      随阳山村曾经是国家一类贫困村,水资源严重匮乏。因此,植被稀少,荒山裸露,生态失衡。以前群众主要靠种玉米、薯类等粮食为生。靠天吃饭的岁月里,村民三年两不收,粮食产量较低,温饱困难。多数农户房屋破旧,无力改善。虽然国家也给予一定扶持,但杯水车薪,仍难以改变贫困面貌。

      2007年,国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的春风吹进了这个贫困山村。县、乡扶贫部门将该村纳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计划,与村支两委一起查原因、找出路、定规划、谋发展。通过把脉分析,该村土地属酸性土壤,适宜种茶,且靠近国营永兴茶场,受其影响,已有部分群众自发种茶。发展茶产业既可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又可改变生态环境,是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尤其是近十年来政府大力发展茶产业,更是助推了随阳山村的茶叶发展。

    二:茶叶种植的概况

      数据显示,到2013年底,随阳山茶园面积达到13200亩,人均茶园2.7亩。

      其中茶叶品种种植面积最大的是芊茶(方言,指601这个品种的茶树),该茶的优势在于春夏秋三季都可采摘苞茶(方言,指毛尖),是近年来随阳山村民致富的主要茶叶品种。

      其次是福鼎茶,这个品种的茶的特点是清明节前十几二十几天才发芽开采,在这十几二十天内价格极高,其刚折(方言,意为采摘)下来的苞苞茶(方言,指毛尖)价格可达一百元一斤,但是一过了清明节,这种茶就会发散(由毛尖长为苔茶),其价格会飞速下降。很多茶农会抓住这个时机请很多茶婆子(指为别人家采茶换去报酬的妇女)来折茶,凭借着量大挣更多钱,有些经营得好的茶农,在这段十几二十天内可挣上万元。

      除了这两个主要品种外,还有土茶、福云茶和洞九。土茶一般是用机器来采集,其采摘周期为一个月,一亩茶一次可挣六七百元,费时两个小时左右。福云茶近几年在逐渐被铲除,原因是其价格低廉且不炸称(方言,指密度小,量大但很轻)。洞九也是在被逐渐移除,原因有二,一是价格低,而是没有人专门收这种茶。

    三:茶与风俗习惯

      茶可谓是渗透到了随阳山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一, 早上起来必喝油茶。油茶是由茶叶、猪油(也可换成植物油)、花生等食材熬制而成。其制作流程如下:

      首先,待油热好以后,舀一铲淋在已用碗装好的干茶叶上,茶叶瞬间发出滋滋的声音,证明茶叶已酥(方言,意思是被滚烫的油瞬间炸酥)好,然后用小舂棒把茶叶捣细。与此同时把剥好的花生放在油锅里,待花生熟了后迅速捞出,用同样的方法把花生捣碎。然后把捣细的茶叶放在剩下的油锅里,铲两下就迅速往锅里倒入适当的米汤(也可以倒水,不过用米汤风味更佳,没有米汤也可以用水和汤圆粉调和一下当米汤)。待油茶汤煮好了以后,放入适当的盐和花椒粉,搅匀后放入捣碎的花生即可。如果希望更充饥的话可以往里面煮面条、汤圆或者绿豆粉。

      每天早上天刚亮,勤劳的女主人就会起床,架起柴火,熬一大锅油茶,作为一整天的闲食。吃好几碗油茶后,便动身去茶园采茶,直到中午太阳大的时候才回来。回来以后一般都是先喝一碗早上的油茶,然后慢慢准备午饭。

      其二,亲朋相聚离不开茶。一旦有人家过四五(方言,指办酒席),无论是远亲,还是近邻,都会来参与,平日里独来独往的人家户,到这一天异常热闹。这大概就是费孝通老先生在《乡土中国》里提到的“熟人社会”吧:“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补机构。”随阳山村的酒席一般要办两天,第一天叫“帮忙”,这天一大早,主人家便会熬好一大锅热乎乎的油茶,等待着邻居们的陆续到来。待喝了一碗油茶后,就开始帮忙筹备第二天正席的食材。街坊邻居们一整天都要在这家吃饭,所以午饭晚饭都是大伙儿一块儿热热闹闹地做。一般还要用大型茶壶泡一壶茶,作为饮用的水,随阳山村的很很少喝白开水或者桶装水,从来都是泡茶喝。在午饭到晚饭的这段时间,还要吃一次油茶;宵夜也是喝油茶,宵夜的油茶里一般都煮有汤圆、面条、绿豆粉或者丝丝粉。第二天是正席,主要是送钱送礼,一般第二天的伙食要比第一天好。按我的理解,第一天是邻居亲朋等来往密切的人的聚会,一般都过得比较欢乐,第二天是平日里有来往的人来送钱送礼,属于功利性质的,虽然人很多很热闹,但过得很枯燥。

      其三,日常用语离不开茶。在随阳山村,送礼不叫送礼,叫送茶;嫁出去的姑娘第一年回访叫还茶;吃早餐不叫吃早餐,叫吃油茶;邻居相逢都是问:“吃油茶没有哇?”;如果有认识的人从家门口路过,会把他/她叫住,并说:“来来来,先在我家吃口茶了再走嘛!”;客人要离开的时候会让他/她留下来,并说:“慌啥子慌嘛,我们熬锅油茶吃了再走嘛!”。诸如此类的语言,还有很多。

    四:茶为随阳山村带来的意义

      经济意义:茶叶为随阳山村带来的经济意义是不可磨灭的。可以说,没有茶叶,就没有随阳山村民的今天。近年来,茶叶也为随阳山村带来了很多第三产业,例如旅游业,其火热程度虽不及永兴镇的万亩茶海,但也是中国茶城(湄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茶叶也带动了制茶工业的发展,这几年随阳山村里很多年轻人都从外面回来了,在家乡建加工厂,然后自己进行营销,也有的借助于网上营销,前途无量。同时,隔壁凤冈县(随阳山村距凤冈县不足十里)的很多菜农都来随阳山村采茶,据她们说,在凤冈卖菜一天也就挣个四五十块,但是来随阳山采茶却可以挣上百元,这远比种菜划算得多。

      文化意义:随阳山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这与茶叶是分不开的。茶是色、香、味、形俱全之物,茶道的“和、静、清、俭”。恰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精神相适应。茶是一种中正平和之物,与随阳山村村民在社会急剧发展中追求自然平淡的生活正相适应。

      生态意义:什么毁林开荒什么的在随阳山村压根儿没有,所以生态破坏这类问题在随阳山也就不存在。随阳山的土地分为三种,能种茶的,不能种茶的以及想方设法总能种点茶的,这也就是随阳山为什么满山遍野都是茶的原因,茶也是一种树,也可以代替树木进行光合作用。但也有人会说,那总要生火做饭啊,总是要去林子里砍柴吧?但是,随阳山村烧火用的柴大部分来自茶树,当茶树长得太高的时候,村民们就会砍掉,只留下一个茶桩明年慢慢发芽,而砍下的这部分干了以后正好可以充当柴火。所以,因为种茶,随阳山村的生态不仅没有恶化,反而得到了改善,这也就是茶为随阳山村带来的生态意义!

    五:总结

      正如费老所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随阳山村正是中国乡土性的一个重要体现。看上去我们世世代代以农业为生,但实际上,随阳山村民的思想已经完全被茶所濡化,这是一种无法改变的淳朴。

      相信在未来,茶还会伴随随阳山的方方面面,希望随阳山村能抓住这个文化符号,大力发展茶产业及茶文化,为随阳山村民创造更美好的明天,也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阳山村的茶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ju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