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复盘|关于一次"失败"的朋友圈运营

复盘|关于一次"失败"的朋友圈运营

作者: 楷歌Kale | 来源:发表于2017-10-10 19:33 被阅读0次

    避免争论,结论镇楼:

    互联网时代,公益的核心是传播而非捐助。

    本文讨论的重点——传播很重要,不是帮忙很重要。事实证明,转发带来的朋友圈资源价值,远高于个人捐赠。

    帮忙从来都是道德要求,而在互联网时代,传播就有点类似公民责任了。运营公益后认知到——每个人都需要考量什么该传播、什么不传播,亦或说什么多传播、什么少传播。

    此外,如果公益也需要像明星炒作一样处心积虑地运营,一定是有问题的。


    1

    写于开篇:

    这次舅舅的离世,以及发布朋友圈为主的筹款项目,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自觉有一些价值便整理出来,也许可供他人参考。

    故者是我的三舅,其实与我平时的生活交集并不多,仅有的,也只是童年的一点印象而已。所以刚开始得知老人发生意外时,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帮什么。

    从这一点来看,我和大家一样,不过是个"路人"罢了。

    直到其家属发布该筹款项目,我又成了半个"运营者"——因为他们不太可能了解互联网的传播规则。

    所以,以下文字都是站在一个运营人的角度的,且尽可能只做冷冰冰的经济学分析。


    2

    职业生涯规划师古典,把不同的职业按属性划分了三个类别: 研究人、传播人和运营人。

    一起做个简单理解,研究人就好比技术人员,运营人是商业老板,传播人则是销售员。我们也都知道,做销售的起点是比较低的。

    对应过来,这个不大不小的"互联网筹款项目",我若是幕后的"老板",水滴筹平台则提供技术支持,那销售部门是谁呢?

    刚开始觉得,我和患者家属们是做"销售"的唯一动力方,而慢慢地身处中间位置的运营人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

    对于一个负载着生命的公益项目,全民都是它的销售——即,你我都是传播人。

    它有一个前提: 互联网环境下,很多流通成本接近于零,使得帮助与被帮助的对接变得十分简单
    每个人的转发成本是很低的(即使算上时间成本和注意力成本),但是转发后的结果是令人惊喜的,其间的回报率很高,这是时代的馈赠,浪费可耻。

    看到了希望,我觉得可以做些不一样的事情——尽可能地发动手里的朋友圈资源,募集足够可以给患者家属的经济支持。

    如果可以做好,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和影响,即,你简单的传播行为背后隐含着怎样的价值?

    第一,若筹集一定的数额,可拯救的其实是两个同样不易的农村家庭。

    患者遭遇的是车祸,但肇事者不肯赔偿。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为什么不赔偿?因为肇事者也没有多少钱啊,打官司就等于逼他卖房子。

    若我能劝家属放弃官司,宽恕另一个家庭有什么不好呢?

    第二,社会汇集的善意,带来的深义足以重建受害者家属破碎掉的生活。

    这笔善款相当于是每个人一票一票投出来的,这赋予了其背后深刻的含义——家属们可放下对所谓"命运"的仇恨,重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第三,它将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明——改变很多人"冷漠"的认知和行为。

    每个人的转发,不再只是简单心血来潮,也决不会微不足道,它将会有着实实在在的反馈——即直接的筹款总额。参与者会觉得社会如此美好,这本是时代给予的馈赠。

    互联网公益最终怎么算是"做好",放到个体角度,其成本仅为转发传播一次

    当然,我并没有呈现给大家这样的结果,也让我觉得更有必要写出来——哪怕只能改变一小部分的人,也算做是对亡者的慰藉吧。


    3

    为什么转发量如此重要呢?

    显然太多的人,低估了自己做一个传播者的能力,我们看看如下数据:

    从求助链接发布朋友圈到患者去世,仅四天时间。

    第一天,除去我以家庭名义捐掉的15000元,仅仅一上午,募集资金总额25000元。也就是说如此短的时间内,朋友圈的"合力"达10000元。

    开始我们并没有抱多大希望,但这个数字却给予了大家极大的鼓励。我摆足了架势决定把它做好,所以帮助患者家属修改了文案、图片和很多细节,并制定运营计划。

    第二天早上,筹款总额达30000元,新增5000元。第三天早上35000元,又新增5000元。

    但到第三天下午7点左右,只新增2000元。第四天白天只增长1000元左右。直到舅舅突然去世,我努力做最后一次传播,最终募集资金是38000元左右。

    复盘|关于一次"失败"的朋友圈运营

    上述数据说明了什么呢?

    从链接发布到患者去世,四天时间募集资金23000元。个人认为,在没有来得及充分运营的情况下,这个数字已经算不少了

    数据说明的另一个问题是,该链接在朋友圈的二级传播便出现了中断。

    简单估算,患者家属有10个人发布源头消息,每个人的链接得到10次转发的话,就有100次的转发量。若延续以上传播,在100个人中仍是每人得到10次的转发,总数应该是1000次。

    每个人可以得到10次转发,我觉得是可以够得着的数字。而患者的链接实际最终转发量是近400次,低于估算值1000次不少。

    复盘|关于一次"失败"的朋友圈运营

    家属转发给朋友,算做一级传播的话,则意味着其朋友们转向稍微不熟的"朋友"的二级传播时,就出现了的很大的阻力。

    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看到了也点击了,然后摆摆手,又离开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

    署名患者是我的舅舅后,刚开始也有不少朋友转发并"爱心"刷屏(这里谢谢你们)。但是为我二次和三次转发的人数很少相当部分的人只捐款但没转发,很多人私信安慰我,却也没有转发……这里不愿意传播的原因可能是深层次的。

    这里标注一下,为什么作为一个运营者这么在意转发量,讲的通俗些——流量是变现的基础。关于互联网的特点,很多大公司砸钱打造客户认知,大家应该也明白。

    从以上图片来看也是如此,捐赠次数基本一直是转发次数的二倍。

    讲了这么多,只证明了一件事:

    公益项目也以转发量为基础,每个人都不该低估自己做传播者的角色。

    既然明白了对于受困家庭最重要的——是传播量,彼此就应达应成一个共同认知:

    如果看到他人的求助,就不要吝啬一点传播的善意——毕竟只是动动指尖的功夫。

    《辛德勒的名单》里有句台词: 拯救一条生命,就等于拯救了全世界。相对于辛德勒,我们需要付出的成本是如此的低廉……

    某星和前女友的撕逼都会被转发——这个时代被浪费了相当庞大的注意力资源,公益占其中的比例却很低。

    所以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有人要轻易放弃这样的机会呢?


    4

    最后,要回到这次失败的"运营",检讨自己的责任。

    一开始就清楚,这样的求助帖若不做良好的运营,几乎总倾向于传播不出去。我不是自带流量的风云人物,但也不希望普通人无法得到应有的帮助。

    事后,才仔细看到了朋友的建议:

    复盘|关于一次"失败"的朋友圈运营

    旁观者效应!!!

    明明对这个原理非常熟悉,也写进了"文案",准备晚上群发,向每个朋友提出帮助,但是,我!忘!了!……(被自己傻晕在厕所)

    复盘|关于一次"失败"的朋友圈运营

    这是在本次运营中的严重失误,以至于后期一直把注意焦点放在别人转不转发的问题上。

    罗振宇曾讲到父亲对自己初入社会的建议: 学会求助,我觉得还需要加个修饰成分——学会向个人求助。

    另外一个失误是: 自顾自地想太多,而没有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

    当我还在计划怎么拉一个群一起运营的时候,患者已经不治去世了。有些事是不能等、也用不着那么多不找边际的计划的。

    自己的主观想法均不重要,而要从市场需求和他人出发,寻求答案。

    希望有人可以从本瓜身上汲取经验。


    补充:

    需要注意的地方是,由于大部分人不会持续关注这样的事,也就是说,转发一次肯定不会回去看事件的结果。

    这出现了一个隐性问题——即使回报率高,也可因分析不到而放弃其背后价值。类似于一支利润很高的股票,分析不到带给自己的利益,便会放弃购买蒙受损失。

    社会角度来看,每个人的传播都很重要。公益的难点就在这里,因为我们看不到这些投入又是以怎样的形式回馈每个人的。其结论可类比税收政策的结果,它终将惠及所有公民。

    有的人会说,现在有了互联网,公益本身就已经受益良多了。

    社会本可以更好的啊,我只是帮大家提前实践,再把结论告诉你而已。

    (注: 本文为说明观点,把我的三舅均写成了"患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复盘|关于一次"失败"的朋友圈运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kb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