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我像往年一样按部就班地到家,少了一些矫情做作,对一些物是人非的变化总算看透也看淡,终于不再愤世嫉俗,我明白没人会在意你发出的声音,何况那么微不足道。
趁着难得的空闲,我看了一部记录青春成长伤痕的电影《狗十三》,有一个情节提到伪善(hypocrisy),李玩念了好多次,讽刺意味明显。在饭桌上,老大问李玩喜欢念什么书,李玩脱口而出时间简史,老大嘲笑道那是小孩子念的书,应该多读古文经典,比如《道德经》、《论语》,这不是公然将古典名著和现代科学做对立吗?老大的傲慢与无知在他和善的笑声中充溢着屏幕。父亲不断地曲意奉承,让我看到了现实中无奈的一面。所谓的成长与懂事,原来是适应了服从了成年人的游戏规则,在一次次的压制、反抗又被压制之后,李玩终于不再任性、反抗,去吃自己不喜欢吃的牛肉,即使在街上与爱因斯坦重逢,也不再相认。这样的长大有点残忍,但这就是你我都经历过一二的现实,在悲情中有一丝暖色的是,李玩以全省第一高分考上了重点高中,试想如果李玩学习普普通通,并无过人之处,在家庭的地位会不会更加卑微呢?
狗可以说是一个象征,狗尚能理解体会人的幽微的感情,人却隔膜的如此之深,有句话说:认识的人越多,我越喜欢狗。看来是深刻的经验之谈。有些人偏爱养宠物,似乎也是看到了它们的单纯。
人都是渴望被理解被接受的,如果不能,那就无话可说。还有一些感情的戏增添了戏份,但不是主线,人见人爱的男同学也没看出啥异于常人之处,倒是在李玩一次次伤心欲绝中,做了一个很好的陪伴的角色,但他始终无法走进李玩的内心,因此所谓的喜欢,当然也只能不了了之。
年纪多大,说的屁话越多,反正都是假的,酒桌上的狂言,大可不必当真,面对形形色色的朋友,面对渐行渐远的同学,聊聊笑笑就好,酒后一句操,胜过十年少。有人说李玩的名字是随便取的,但取的不错,玩世不恭,再超越玩世不恭,大智慧也,比一本正经取的天理昭昭的昭昭好多了。
在伪善的世界里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