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新年到,到处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息,出门在外闯生活的人们各个都归心似箭,恨不得立刻就不用工作回到家和家人聚聚,吃吃小菜,喝喝小酒,聊聊天吹吹牛,那滋味,岂一个爽字了得啊,毕竟,没有人分享的快乐,就好比锦衣夜行啊,所以,到年根了,回家过年可是件大事,就像电影中王宝强唱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在古代,还处于封建社会,家族观念是很强的,要过年了,那是肯定要回家的,不回家你还还咋的,你还想上天啊。那么回家怎么买票呢,答案当然是不用买票了,都没票买什么票啊,真是,一群群的都想什么呢。当然原来可不像现在这样交通方便四通八达,飞机动车火车什么的都能有,那时候交通工具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就是畜力车了,其次就是两条腿了。
在古代,人可是分阶层的,士农工商,首先就是士了,所谓的士就是读书人了,在当时是地位尊崇的,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然这部分人也是当时相对富裕的一部分人,一般是坐马车的,有可能自己家已经买好的,也有可能是车马行租的,那是相当的高大上,相当于现在的轿车,当当当往家一赶,邻居乡民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你,看,看,刘老爷(刘公子)可坐马车回来了,666,情不自禁就是一顿嚎。
然后是农了,农这个阶层虽然没什么钱,但是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在当时,没有东西吃可是大问题,当然了还是逃脱不了苦逼的本质。当时的农民一般是不会出远门的,都是在家务农,自给自足,但是还是有些家里实在不行的就会出去打工,去某个地主或者大户人家做做事,混个饭吃,顺便得几个铜板,这时候他们回家过年,可就不那么好了,他们去打工,一般远的也就是一个县之内的,所以回家不会有牛车能走这么远的路,自然只能是用上两条腿了,走上个一两天也是可能的。跋山涉水,日以继夜,走着走着就能回到家了,当时的人们是可爱的,也是能忍耐的,这都不算什么,再给家里人带匹布,给小孩带个糖什么的,高高兴兴,还是能得到简单的快乐的。
工,主要指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比如木匠这类,这类人其实和农民差不多,也没多少钱,但是人家能出差啊,去修个堤坝,做个凳子,来个长工什么的,所以回家还是比农民的多,偶尔能合伙弄个驴拉的车牛车什么的,大家就一起风风火火地回家了,还有些比较扣的就用两条腿了,二话不说就上路。
商,虽然地位地位,但是禁不住别人有钱啊,那车都是随便坐,反正就剩下钱了。马车来个,不,我要四匹马拉的车,里面再铺个绸缎什么的,再燃个熏香;再来短程的话那就是轿子了,怎么说呢,这群人是最早坐上豪华轿车的人了,要不是社会地位低,简直就是人生巅峰啊。
相比之下,我们现在还是幸福得多,首先是回家快,高铁飞机,嗖的一声就到家了,可不像古时候,动不动就十天半个月;然后是交通发达啊,四通八达,条条大路通你家,没说的,都能回到家;至于能不能回家装一回,那就看你经济程度到哪层了,是吧,反正我先给你们100分。
回家了,回家了,回家过年了,如果你没买到票,那么就骑个自行车回家吧,拉风吧,古人可没自行车骑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