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的文字确实美,连现实主义题材,丈夫回不了家陪老婆都写得这么美,美到令人哀伤,直击人心。
记得今年夏天的某个清晨5点半,走在沈阳的某小区,雨后的水泥路上出现了一抔土,突兀地有枝花。难道它自己走出了土壤?我停下脚步,双手轻轻捧起,把它放进了路边的草丛泥土中。
就在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了故事的结局。
紅牆之下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今年很遗憾,最终还是没能去成文殊院。文殊院有一幅书法作品,是康熙皇帝赐给文殊院的自己临摹的字:
人皆趋世。出世者谁。人皆遗世。世谁为之。爰有大士。处此两间。 非清非浊。非律非禅。惟是海月都师之式。庶复见之。众缚自脱。我梦西湖。天宫化城。见两天竺。宛如生平。云披月满。遗像在此。谁其赞之。 惟东坡子。
年初时,有缘听闻文殊院主持宗性法师对此文的解读。
“人皆趋世。出世者谁。”就是说世人都在追逐物质利益,少有人具有超越的精神。 为什么今天社会这么发达,经济这么发达,物质生活这么好,但是人们的烦恼却越来越多?为什么党和政府要增加人民的幸福感?那是因为人民的幸福感减少了。问题在哪里?就是现在的人太在乎获得物质啦。一天到晚都在满足欲望的过程里,沉溺于物质世界,被欲望带着走。哪里还有超越的精神呢?
“人皆遗世,世谁为之。”这个“遗”是逃避的意思。这里有两个问题:1、如果大家都沉溺于世间的享乐,那个人修养怎么提高?2、如果大家都逃避世间。那这个世间又怎么发展?
答案是什么?“爰有大士。处此两间。 非清非浊。非律非禅。”被挂碍和逃跑都不是选项。“惟是海月都师之式”, 海月禅师了不起,他能“处此两间”,能把世间和出世间都兼顾起来,他是世间的“大士”。
看上去,这是佛教的精神,以出世的精神入世。既不逃避现实社会,也不沉迷于这个社会。实际上道家也是这样的精神。纵观历史,乱世时往往是道家高手出来收拾烂摊子。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中国文化从汉代以后就是这样的发展走向,儒释道糅合在一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知识分子中,也很难分清楚谁是纯粹的儒家、纯粹的道家或者纯粹的佛家。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兼容并蓄,就是大融合。中华文化的真精神是什么?“爰有大士。处此两间。非清非浊。非律 非禅。惟是海月都师之式。” 虽然在这个世间,要把这个世间经营好,但是又不被它所羁绊,不被它所挂碍。佛法把这个精神叫做“圆融”。世出世间都要圆融,这就是“中道”,偏于哪一边都不成。
不落入任何极端的观念,适中修持,应行中道。
中道的精神。本人差得很远很远。
从哪里做起?
夫人常常提醒我:从传统文化中去寻,在生活中去做。念念去私欲。不观过。
念念去私欲。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见人之过,诸恶之根。察己之过,万善之门。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唯有好好学习。
曾经一个寂静的夜晚,洱海远处的灯光逐渐熄灭,夫人和孩子在屋里都睡了。整个天地似乎只剩下了星光、云影、海水。我独自坐在水岸边,没有了傲慢,没有了侵略,完全的温柔,只有宇宙的光芒。没有了我。那种感受,文字表述不及万一:
大理星空天光云影万点星,众籁惊涛寂无声。
山海平沉虚空碎,水月澄明无尽灯。
那次从沈阳返京的高铁上,我梦见了采薇的场景,醒来发觉耳边随机听到了一首应景的曲子。
因果不昧。
我清晰地记得,在内外纷杂的某个日子,有一刻,整个世界突然无比清净,内心无比寂静。不可思议,无以言表,从未有文字抵达之境。
虹橋一隅那一刻,我看到了所有的悲伤。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那一刻,我看到了所有的悲伤,依然选择前往。
洱海日出千杯一悲,为谁入髓?
物非人飞,意灰情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