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北京的煎饼摊大妈火了。
一名顾客拿到煎饼之后,坚持认为大妈少给自己打了一个鸡蛋。
大妈辩解不过,脱口而出:“我月入3万,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
消息一出,网上热议,许多网友表示深受刺激,评论区里涌现出不少类似煎饼大妈的路边摊隐形富豪。
在金华市区卖了8年烧饼的杨师傅坦言自己靠一个个烧饼攒起家业、养儿育女,最多的时候手头上有7套房子。
街边隐形的富豪显现和应届毕业生工作后微薄的薪水,两相对比,将新中国以来出现三次的“读书无用论”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读书无用论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至今,一共出现过三次“读书无用论”的思潮。
第一次是在“文革”后期,以张铁生交白卷上大学为高潮,那些年“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语,不学ABC,照样干革命”,成为广大青年的口头禅,学校停课,学生停学,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成为批斗的对象。以大老粗为时尚,越穷越光荣。
第二次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最典型的口头禅就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许多没有读过多少书、又没有进入国营事业集体等等“单位”的人,首先进入个体户的行列而勤劳致富。由于体制等原因,教授、医生、教师、公务员、工程师等在单位拿着固定工资,收入差距明显。
如今的“读书无用论”首先从农村出现。过去靠高考改变命运的农村青年面临无能为力的几大难题:比如,高昂的学费让贫困家庭难以负担,以及花费巨额费用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在一些农村学校,放弃高考的学生高达三成。(这三段是百度的)
二、读书无用,我们直接无视了对比的标准与背景
我认为,刚从学校里毕业出来的应届生与已经奋斗多年的社会人士对比月薪,然后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是对表面现象不理智思考的结果。这背后体现的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中部分人对未来的过度焦虑以及对表面现象缺乏理性的思考。
年轻人的焦虑在于,想要用自己刚出社会的几年经历获取别人奋斗了半辈子甚至是几代人才获取的财富。阿姨的三万月薪是十几年如一日的辛勤劳作的积累,我们有多长时间的社会经历?另外,用自己几乎还没开始的人生与已经过了接近大半辈子的人相比较,这不是在自己找虐吗?等自己到阿姨这个年纪的时候,收入依旧低下的话,那真不是读书的问题。
假如,自己真的傻傻地认定自己白读了那么多年书,一味地抱怨,却不去思考这现象背后的原因,看不到自己未来成长的潜力,那这书是真的白读了。
社会的本质是交换,能获取多少价值在于你能为这个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我们先不考虑关系、资源等其他因素,不是所有的人一出生就是英雄)。
在象牙塔中久待的应届生们,许多都没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初入社会闯荡,没有见识过社会的残酷和彻底理解社会的规则,有时还幻想自己是天之骄子,盲目地认为自己有很高的价值,却不知道自己能为社会提供什么,被赤裸裸的现实甩了一巴掌。
而反观摆地摊的阿姨,她用自己的劳动节约了顾客的时间,十几年的积累才造就她今日的收入。她也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与积累走到今天,我相信她刚开始做生意时的月收入是难以达到3万的。
结果很重要,但只看结果却不加以思考会让我们陷入盲目地妄自菲薄中。从阿姨的经历中,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是:这么多年的读书经历,我能在此之上培养一项什么样的谋生技能?这项技能能为这个社会提供什么价值?我提供的价值在这个社会体系的需求度是多少?我能不能坚定不移地提供这份价值?
三、读书无用,是将读书仅与赚钱捆绑在一起
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曾说:“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我认为,从“月入三万”到“读书无用”这个推论的谬误在于“一味在书本中寻求财富本身就是错误的想法”。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才成立的。在古代,读书的确和财富紧密相连。“学而优则仕”,读书读得好,可以在朝廷谋求官职、获取权力,而权力往往与财富相连(当官是另一种形式的经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尝试去思考)。所以,读书是普通人实现阶级跃迁、改变自己命运的绝佳手段(性价比高)。
而当代社会,伴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精细,新兴的学科越来越多,读书的科目逐渐分流,大体上我也认为可以分“文、理、商”三个门类。其中文科关注的是人性、社会,它的主要作用是治理国家;理科关注的是科技,它的主要作用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商科关注的则是做生意,它的主要作用在于积累财富。因此,伴随着学科的精细化分流,读书时不同方向的选择,其实导向的是不同的结果。
读书具有赚钱、治国、修身养性、明理等作用,而读书无用论的谬误在于,它仅将读书与赚钱相连,赚不了钱的,就是无用(本质上是价值观的一元化)。但是,赚钱、自我见识、修养等等之间是相互交错的,它们之间构成的联系可能没人能说清楚,而简单的归咎是不经思考推卸责任的耍流氓表现,当然也有可能是操纵的手段。
读书本身就不是一张财富的保证券,与赚钱直接相关的是经商。街边摊中出现隐形富豪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本质上这是一种经商行为,能够与财富直接相连。
读书的作用并不局限于赚钱,通过读书来获取财富最高效的手段应该是选择与金融、贸易相关的专业,如果因为自己读书选择了与赚钱关联不太大的专业最后反过来却说“读书无用”,这不仅是一种逻辑谬误,更是对自己选择失误以及无力摆脱自身选择的一种推脱。
想要通过读书赚钱,赶紧去读和经济、金融、贸易相关的书籍与专业,然后与实践相结合,培养自己的经商头脑。一味抱怨读书赚不了钱,那不是读书无用,那是你读书的方向没选对!!!
三、读书无用,是部分人维护自我的行为
我认为,会发出读书无用论的声音的主要集中于这两类人,第一类是“没怎么读过书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幸福生活的人”,第二类是“读了那么多年书却发现自己生活潦倒心有不甘之人”,他们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形成了“读书无用”的看法。
第一类人,他们学历不高,通过自己多年的摸爬滚打实现财务自由,在走了很远的路后,发现自己远远地将自己当年的同学甩在了身后,啊,想当年他可是我们班的风云人物啊,如今风水轮流转。
对于他们,我是绝对佩服的,能够闯出自己天地的人都值得敬佩,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们的心理进行分析。
会出现这样看法一般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过于将成功归于自我,自己没有读过书,所以认为读书没用。这是自身无意识的偏见,可能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其中的盲点。
在逻辑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幸存者偏差”,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而在心理学中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人们在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时,大脑会对记忆进行无意识的修改,而真相就此被掩埋。
我认为它们之间是有相通之处的,心理学中有一个先见效应,人们在心中形成一个想法后,会选择性的忽视一些事实,所有的相关经历都被修正来印证自己已有的观点,硬币的另一面则被掩盖。
可实际上,也许他读过书,也许他参加的培训内容是别人从书里面提炼出来的内容,这能说读书没用吗?
还有一种,请允许我稍带一点恶意的揣度,他需要借此来建立自己的优越感。这是有意识的偏见,用以维护自我。人从根源上来说,还是先己后人的,站在他们的角度看,读书无用论可以进一步的维护自己、彰显自己的成就,何乐而不为?
我在阅读一些古代圣贤书时,常常看到类似这样的话:“这个世界都是恶俗的,我是清高的,我不去追逐金钱、名声这样的俗物,它们都是垃圾,追逐它们的人也是俗人,我是高人一等的。” 这两者,都可以看成是站在维护自我的角度去发表言论。
我现在写的这篇文章,也可以看作是我在维护自己的立场。一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维护自己的立场非常正常,每个人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但是一旦陷入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友好了(差别在于强者有选择的权利,弱者没有选择的权利)。
对于第二类人,请内心真正对自己发问:“这十几年的读书时光,自己真的有认真过吗?” 大学四年,自己的时光是不是被自己浪费在聚餐、玩手机、打游戏等娱乐的事情上了?所谓的读书无用,是不是只是最终用来宽慰自己的借口?
四、读不读书是长期与短期的博弈,而群体性的结论放诸个人时,只能是预测,无法定论
最后,让我们回到读书有用无用这个话题上来。
根据相关研究:一个人的收入与学历是正相关的,从统计学角度来说,读书是有用的。
在这里,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读不读书可以看成是长期与短期的博弈,决定它能不能成为一个人的较优选择的,和一个人本身的背景有很大关系。
对于那部分看不见的底层,读书真的不是他们的最优选择,因为客观环境的限制导致他们在教育上的投入几乎没有回报,想要突围需要逆天的努力。
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读书始终还是一条较优选择。学历赋予我们的敲门砖,读书给予我们的见识,出来之后遇见的人的素质普遍较高,这对我们的审美、价值观的塑造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对于高层,我猜想,他们肯定是会读书的,他们接受的教育远非我们所想,不然拿什么来统治国家,统治一个国家需要各方面的能力,很多都是要从过往的史料中借鉴的。
这是我对“底层放弃中国教育、中产教育焦虑、高层不玩中国教育”的理解。
读书是长期与短期的博弈,有些人的条件就迫使他等不来那个长期回报,有些人仅仅是用长期投资的借口空耗时光,有些人在短期博弈中同样收获颇丰,有些人在多年的积累后一飞冲天,参差多姿正是这个世界的美丽之处呀。
所以我认为读书有用,这是个建立在大量的人群之上的概率性结论。而群体性的结论放诸个人时,只能是预测,无法定论。
说几句题外话,《红楼梦》中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和“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要过于把读书局限于书本,社会也可以是本书,一个人也可以是一本书,假如你的思维够敏锐,天地万物皆可学习。从这个角度来看,还存在读书有没有用的问题吗?
最后,如果读了那么多年书,在看到一些现象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读书可能确实不适合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