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的姨甥女小L我妈妈叫我帮她买书,因为准备要上五年级了,要帮她买,五年级上册的语数英三本书,主要目的是让他提前熟悉一下学期内容。
之前几期我也帮她买过这些教科书,不过在我看来,最后的用处不大,我并不建议买这些教科书。
书是要买培养,小孩的阅读习惯很重要,但是这类教科书买回来又没什么用。
因为每本教科书老师都会深入精读,都会花大量时间去备课,每一课里面的知识点都会总结出来,用最浅显的语言教授给学生。
学生如果过早接触这些内容,到了老师讲课就有种厌倦学习的心态,缺乏好奇心。
学习新的课,只要提前一天预习就ok了,有不理解地方都记下来,认真听明天老师讲课,如果还不理解就主动去请教老师就足够了。
长期和小L生活在一起,学习成绩排在中下,父母的学历有限,只能送她去各类补习班里补习,我发现学习效果并不太明显。
小L的学习理解能力比较薄弱,经常会出现答非所问的地方,很多时候不会做题,就随便应付写一下就算了,最后等来结果是男女混合双打。
提高理解能力我觉得要多看书,什么书都可以看,只要她感兴趣就行。
晚上带他去书店,让他随便挑喜欢什么书就买回家,看完之后还得让她用自己语言说出来书中的故事讲的什么?
引导她去编故事,角色扮演,亲子阅读。
在数学方面,小L是一枚小吃货,很喜欢吃水果,可以设立任务奖励机制。
结合小L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与吃的方面结合起来,我发现小L为了吃脑子转动得特别快,完成数学题任务可以奖励吃的东西。
英语方面,最好的是父母也能一起跟着学习英语,激发小孩学习的热情。
也可以让他多听听英文歌,看看英语的动画片。
最后是补习班方面,从一年级开始都补习了好几年,效果也不太明显。
和小L聊天得知,现在辅导班的老师负责任的老师很少,收了钱之后讲了很多方法,解答之类的,听不懂,再讲多两遍够时间就打卡下班。
或许当时明白了,回到家不用很久就全忘掉了。
我并不建议小孩过早去进入辅导班里辅导学业,报读兴趣班可以。
但是报读这些辅导班暗示一个前提,小孩是学不会的才让老师教。
任何一个人学习都是从易到难的,小学的课程是相对简单的,完全正常的智商都可以搞定,我经常到他家里会听到一些负面的语句,
没有办法,妈妈的学习基因差,所以比较蠢。
吃东西就这么积极,学习不见这么积极。
养着你都是浪费粮食,有这么好的机会都不去好好学习。
作为过来人,深感这些负面情绪对自己的影响,如果有人天天在我身边说我学不会的,我蠢的,我真的去相信我是学不会的,我需要找老师补习的,反正我也学不会就得过且过了。
加强小孩子学习的信心,只有靠父母,因为小孩是你的,现在很多辅导老师也只是走走过场,收收钱而已。
将补课的钱变成她想看的书,贬低的话变成积极的鼓励,父母的玩手机变成有效的陪伴共读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