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除夜闲读《除夜》诗

除夜闲读《除夜》诗

作者: 江岚_美国 | 来源:发表于2019-02-04 04:20 被阅读216次
每当站在新旧交替的时间渡口,人心总免不了格外敏感吧

又要过年了。不论是否满怀“时不我待”的迫切或者“只争朝夕”的豪情,日子就是一天接一天,飞掠过去。只是每当站在这种新旧交替的时间渡口,人心总免不了格外敏感吧。如果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具有代表性的游子情怀,适用于所有节日,那么“岁暮纷多思”就应该算具有代表性的伤逝心境,只适用于“除夕”。

除夕,照例是要守岁的。所谓“守岁”,乃春节旧俗,民间于除夕之夜,一家团坐,饮酒笑乐,通夜不眠”。通夜不眠,必然将寒冷的冬夜时间拉得十分漫长。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微信红包可抢的时代,老大不小的诗人们又不可能和孩童一样扎在冰天雪地里放烟花爆竹,在这个格外漫长,格外特殊的夜里,敏感之余恐怕就只能写诗了吧,比如那个过年了还在旅途上的高适,他的七绝除夜,恐怕要算这个主题里最广为人知的唐诗?

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悽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即便能和家人一起过年,他们也往往别有怀抱,不是说身边人多了,心里就自然能添了欢喜。白居易在这一夜里写过很多诗。除了以《除夜》为题数首的之外,他还写过《除夜对酒》,写过《除夜寄微之》,写过《除夜宿洺州》……没有一首的格调是欢快的。在“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的迢迢岁夜,他似乎只是一个一边坐看“童稚戏”,一边想念着远方挚友的老者,满心是“老添新甲子”的惶然,或者“应转悟前非”的自我省察,孤独而寥落。过年的热闹在他笔下见不到,他六十岁时写的七言绝句《除夜》,尤其伤感:

除夜(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到了年纪更大一些,快七十岁的人,儿孙绕膝了,身边“嗤嗤童稚戏”,也不见他的状态里有有多少幸福,倒是益发心灰意懒,只说“七十期渐近,万绿心已忘。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 白居易晚年在洛阳,生活不能算潦倒,心情却总是灰蒙蒙的,为什么呢?他又笃信佛道照理说应有知命的豁达,可读他的很多诗篇都觉得“乐天”二字只是他对自己的一种期许,而终究没有做到。相比之下,诗僧栖蟾的《除夜》才真见佛心佛性,写得平和淡泊。过往也好,未来也好,岁月里的万事都是平常,他面对这一切都不动声色,顺应自然也顺应本性:

相关文章

  • 除夜闲读《除夜》诗

    又要过年了。不论是否满怀“时不我待”的迫切或者“只争朝夕”的豪情,日子就是一天接一天,飞掠过去。只是每当站在这种新...

  • 除夜闲读《除夜》诗

    又要过年了。不论是否满怀“时不我待”的迫切或者“只争朝夕”的豪情,日子就是一天接一天,飞掠过去。只是每当站在这种新...

  • 除夕读古人‘’除夜‘’诗

    民俗学者、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专栏作家朱晓剑先生在《美酒成都堪送老》《成都旧时光》文集中,都有猎及...

  • 除夜

    忆昔岁除夜,见君花烛前。今宵祝文上,重叠叙新年。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伤心小儿女,撩乱火堆边。——元稹(元)《除夜》

  • 除夜

    华堂彩灯夜不眠,礼花飞罢转索然。 心随思绪飞千里,子半霜鬓又加年。

  • 除夜

    三更守岁四更新, 却叹离乡思家情。 冬草不觉听春语, 来年遍地尽花醒。

  • 除夜

    李世民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 除夜

    除夜例传吉庆风, 小屏竞起赋升平。 有心同喜和春意, 愧乏媚才共此声。

  • 《除夜》

    《除夜》 爆竹千家贺岁除,朱门碧户复屠苏。 挑灯剪烛休言醉,九分糊涂十分愚。

  • 除夜

    烟花璀璨爆竹急,万家灯火生暖意。 今夜笑语除旧岁,明日春来迎福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除夜闲读《除夜》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xp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