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当下的力量
作者:【德国】埃克哈特.托利
译者:曹植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变得有意识
作者给出了一条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明路:变得有意识,这种意识就是通过自我观察来养成监控你的思维和情绪状态的习惯。
方法:
经常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此刻我很自在吗?"或"此刻我内心发生了什么事?",不必急于给出答案,将注意力集中导向内在,观察你内心所发生的事情:你的大脑在创造什么思维?你有何感觉?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身体上,你有紧张的感觉吗?一旦你发现了一些不安的背景噪声,请观察你以何种方式回避、恐惧或否认生命来否定当下的?总之,对你的内在状态变化,要像对待外界变化一样感兴趣。
无意识状态
很多人绝大多数时间处于普通无意识状态,这种普通无意识状态通常与恐惧当下有关。
常见的无意识状态:
-
抱怨
抱怨是对本然不接受的表现,当你抱怨时,你就使自己变成了一个受害者。
遇到不满时,要么离开这种情绪,要么接纳他,其他一切行为都是疯狂的。
如果你采取任何行动,请放下你的消极的情绪,行动好过不行动,至少失败了也可以得到教训。
如果无法改变你的“此时此地”,放下所有内心的恐惧,而完全接受你的“此时此地”,这叫臣服。臣服不是懦弱,通过臣服,你就会从内心摆脱这种情况。 -
懒惰
如果有应该做但现在没有做的事情,你应该要么现在开始做; 要么接受你此刻的消极、懒惰和被动,享受你的选择。不要有内心冲突,不要恐惧,不要有消极负面的心态。 -
压力
压力的产生是由于你在这里,你却想到那里去?那里指的是过去或未来,这是一种内在的分裂。
不要恐惧当下,并且把自己投射到未来去,要么全力去做当下,享受当下能量的流动,或索性丢下工作去放松一下,只需观察你的思维,并保持微笑。
让过去消失,不要让过去的荣誉或负面情绪控制你,只有当它绝对与现在有联系时才想到它。 -
忧虑
忧虑是将自己投射到未来的情境中,并创造了恐惧。
只关注实际生活中而非大脑中想象的问题,并去解决它,如果你有“某天,我会成功的”的思维模式,你的当下永远不够好,未来似乎会更好,但你永远得不到满足。 -
等待
等待意味着你需要未来,而不是你所拥有的现在,你无意识的创造了内心的冲突:你不要此时此刻。
当有人对你说,“让你久等了。”你可以这样回答,“没关系,我没有在等待,我仅仅是在这里自得其乐——享受我内心的喜悦而已。”
臣服
这是本书的关键词。
不是常人所理解的消极,意味着失败,放弃,无法面对挑战,退缩等,而是无条件、无保留地接受当下时刻,放弃对当下时刻的抗拒。
当你陷入泥潭时,臣服不是说:“我认了,我就让自己陷下去吧!”也不是自欺欺人的说:“陷入泥潭有什么不好呢?”。臣服,就是自己接受陷入泥潭这个现实,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当下时刻,没有任何抗拒和消极情绪,然后采取行动,尽最大努力从泥潭中摆脱出来。
-
臣服是一种纯内心的活动。
通过臣服,让临在之光照耀你的前路,才能打破充满在你生活中的无意识的抗拒。 -
臣服与采取行动、寻求变化或达到目标完全一致。
臣服不是消极的心态,不包含怨恨,如果你臣服,你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内在。承认你内心的抗拒才能放下抗拒。
如果生活中有些事情你无法放下抗拒,你有两个选择,做一些事情来改变这种状况,或者离开它。 -
臣服可以让你与别人的关系得到巨大改变
当你与别人争论时,你还有一个选择放弃你的反应,观察正在发生的事,这时你就臣服了。
口是心非的反应,并不是真正的臣服,真正的臣服是放下争权夺利的心理。
中国道家的无为,不是“无行动的行动”或者“无形的安静地坐着”,真正的“无为”意味着内心的不抗拒和高度警惕。 -
灾难或严重事件可以成为开悟的契机
面临痛苦和恐惧时,你不会开心,但是这种痛苦和恐惧,会被转化为一种内心的宁静,你无路可逃,被迫臣服。
你有两个臣服的机会:
一是向当下的现实臣服,承认现实不能改变。
二是接受你内心的状况,无法接受外在的状况,就接受你内心的状况,并允许它存在,不贴任何心理标签的情况下去观察它、拥抱它,观察臣服的奇迹——将痛苦与恐惧转化为深深的宁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