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污垢:是指附着在皮肤和粘膜表面的垢着物,影响皮肤和粘膜腺体及毛孔的通畅,阻碍皮肤和粘膜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
皮肤污垢的组成
人体皮肤表面被大量的毛发以及大量的皮肤附属器。如皮脂腺、顶泌汗腺和小汗腺等。皮肤粘膜表面每天都有大量脱落的角质形成细胞或粘膜上皮细胞、分泌细胞的油脂、堆积的汗液以及外界的灰尘和各类清洁液、化妆品等残留。皮肤污垢主要由下列物质构成:
(一)脱落的角质形成细胞和粘膜上皮细胞
皮肤的角质形成细胞从基底层逐渐往皮肤表面移行,至皮肤表面已经演变成角质层,大量的角质细胞逐步脱离皮肤成为鳞屑,构成皮肤污垢的主要成分,粘膜上皮细胞同样也逐步脱落,堆积在口腔、生殖道粘膜表面,形成特定的附着物。
(二)油脂
皮脂腺每天产生大量的油脂,通过导管分泌到皮肤表面,参与形成皮脂膜,对皮肤起保护作用,但同时又对外界的灰尘起到黏附作用,促进皮肤污垢的形成
(三)汗液
汗腺分泌汗液受外界环境温度和体温的影响,精神紧张亦引起出汗。汗液的成分主要是水、尿素、乳酸、脂肪酸和少量的无机盐,汗液为皮肤污垢的主要成分之一。
(四)皮肤表面的微生物。
皮肤和粘膜表面附着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皮肤粘膜表面的常驻菌以及暂住菌均参与皮肤污垢的组成。对皮肤和粘膜的生理功能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灰尘和各类化妆品的残留物
皮肤黏膜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的空气烟尘微粒以及各类化妆品中的油脂、粉末、颜料等都可以在皮肤表面驻留,与上述物质一道构成皮肤污垢,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皮肤粘膜功能。
皮肤污垢的分类。
污垢内含液体和固体两类成分,液体成分主要是植物油脂、脂肪酸、脂肪醇、烃类矿物油以及化妆品的液体残留物,人体排泄的皮脂等。固体成分包括烟尘微粒与有机物、铁锈类的金属氧化物、各类化妆品固体残留物以及人体排泄的上皮细胞碎片及盐类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污垢往往是以上两类成分的混合物。
一、根据污垢存在的形状分类
1.颗粒状污垢:如固体颗粒、微生物颗粒等以分散颗粒状态存在的污垢
2.覆盖膜状污垢:如油脂和高分子化合物在皮肤表面形成的膜状物质,这种膜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为半固态或流动态。
3.无定形污垢:如块状或各种不规则形状的污垢,他们既不是分散的细小颗粒,又不是以连续成膜状态存在。
4.溶解状态的污垢:如以分子形式分散于水或其他容器中的污垢。
以不同形状存在的污垢去除过程有很大的差别,如固体颗粒状态的污垢与液体膜状的污垢在皮肤表面解离分散去除的机制大不相同。
二、根据污垢的化学组成成分分类。
按这种分类方法,可把污垢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1.无机污垢,如泥垢等,他们都属于金属或非金属的氧化物及水化物或无机盐类。
2.有机污垢,食物残渣中的淀粉,糖、奶汁、肉汁、动植物油迹、矿物等,他们分别属于糖类、脂肪、蛋白质或其他类型的有机物。
人体表面常见的油垢主要是油脂,包括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属于有机酯类。一般情况下,无机垢物常采用酸碱等使其溶解去除。而有机污垢则常利用氧化分解或乳化分散的方法从皮肤表面去除。
三、根据污垢的亲水性和亲油性分类
1.亲水性污垢,如可溶于水的食盐等无机物和甘蔗糖等有机物。
2.亲油性污垢,如油脂、矿物油、树脂等有机物。
亲水性强的污垢通常用水作溶解剂去加以去除,亲油性污垢则利用有机溶解剂溶解,或用表面的活性剂乳化分散加以去除。
四、根据皮肤表面存在的状态分类
污垢与皮肤表面结合状态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结合作用力种类的不同,使结合牢固程度不同,因此从皮肤表面去除污垢的难易也不同
1.靠重力作用在皮肤表面沉降堆积的污垢
这种形式存在的外来污垢在皮肤表面的附着力很弱,比较容易从表面上去除
2.靠吸附作用于结合皮肤表面的污垢
在这种情况下,污垢分子于皮肤表面的分子间存在着吸附作用,这种吸附力既可能是分子间的范德华作用力,也可能是分子间的氢键作用或者分子间形成的共价键的结合。当污垢分子靠吸附作用结合于皮肤表面时,特别是污垢以薄膜状态紧密结合于表面时,这种结合力是很强的,与表面直接接触的污垢分子层由于存在这种强烈的吸附作用,用通常的清洁方法是很难去除。而且这种状态存在的污垢颗粒越小,与皮肤表面的吸附力也越强。
3.靠静电吸引附着在皮肤表面的污垢
当污垢粒子遇到皮肤表面带有相反电荷时,就会被静电吸引力吸附到皮肤表面。由于水有很大的介电常数会使污垢与皮肤表面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大为减弱,此时这类污垢容易从表面解离。
通常把上述三种污垢称为附着污垢,这些污垢来自于环境并且于皮肤表面存在明显分界面,这种污垢的清除一般不会造成皮肤表面的损伤。
4.口腔内污垢
人体口腔内存在大量的细菌和伢子等污垢。口腔内部有各种不同的细菌,有些是益生菌有助于抑制危害更大的细菌的繁殖,转糖链球菌、放线菌、牙龈朴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福氏拟杆菌等容易附着在牙齿上,产生酸性物质可引起蛀牙产生,而乳酸杆菌只能附着在牙渍上而不能粘附在牙齿本身,其危害性较小,牙渍是口腔问题的罪魁祸首,牙渍又称牙垢,为附着在牙齿表面的污渍,是由细菌、酵母菌、病毒的副产物、食物残渣和坏死的人体组织等聚集在一起,形成凝胶样柔软粘稠的有机物。牙渍随着微生物种类增多而增厚,儿牙质变厚可导致牙龈发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