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送娃上学后,我匆匆走向公交车站。
时间又和昨天一样,我到了站台,距离八点还差十分。
横穿马路时,远远看见对面自己要搭乘的公交车正欲离开站台,车厢里满满的人。我不禁在心里叹了口气:哎,又来迟了!
这辆车错过了,我的机会就少了一半,接下来,若是那辆小快巴再挤不上去,要么打的,要么迟到。
办公室里两个小年轻,上班迟到是家常便饭,月月扣钱也无所谓。一来罚款金额不多,不肉疼;二来他们是公司的老员工了,不担心会因这点小事丢了饭碗。
而我呢,来的时间不长,能力不突出,年龄又占劣势,显见地比年轻人更需要这份工作。除了第一个月不曾迟到,第二个月开始就频频迟到了。碰上那种计较的公司,我想我是没法呆的。但,咱也不能人家宽松,就不自觉呀!
不确定能不能挤上车,我决定来个曲线坐车。同一个方向行驶的公交车,前面有一两个站点和我要坐的车是相同的,它们远没有那么挤。我可以搭乘两站后下车,再等到自己要乘的公交车过来,挤上去的概率很大。
因为,我候车的那个站点,上班人员密集,通常是只上不下。再往后的两站,陆续会有人下车,有的可能公司就在附近,有的可能要转BRT快线。尽管,偶有运气欠佳的时候,但大多数情况是乐观的。
于是乎,我先乘车坐了两站,下来继续候车,彼时刚刚八点,只剩半小时的时间了。
没多久,就瞥见小快巴绕着红绿灯路口缓缓驶来,我如遇亲人般地欣喜。等到车门打开,我不禁吸了一口气,里面的人咋还是那么满!好容易有一个人艰难地从人群里挤出来,就再没有人下车了。这情景,和昨天如出一辙呀!
在我犹豫的档儿,身边已经有一个妹子捷足先登了。好吧,牙一咬,心一横:继续挤!
亏得我骨架小,虽然身上有赘肉,倒也不显得浑圆。我见缝插针般地把脚放在了车门口台阶上,身体略朝里面倾斜,也顾不上别人的抱怨了。上班高峰期,大家都不容易,好伐?!
其实,我也深谙乘车人的心理。在拥挤的状态下,车厢内的人是不希望再上人的,那样会大大降低自己的乘车舒适感。况且,自己已稳扎车内,不担心迟到了,对那些拼命往车上挤的人是莫名反感的。因为,他们既影响了司机关门,也耽误了自己的时间。这时,就会有人皱着眉说,上不了啦,等下一辆吧。哎,拜托!这辆挤不上,人家妥妥地迟到呵。哼,关我屁事,咋不早点起呢!
立场不同,想法也不同。此时,我是那个哪怕只能金鸡独立也要挤上车,哪怕会有被车门夹住的风险也要硬着头皮上车的人。除非真的因为我而合不上门,怨声载道,否则,我就不会放弃。
要说,早班车的司机们,大都是给力的,颇能体会众人上班的不易,常常会冲人们大声叫喊,车上的人往里面挤一挤,互相体谅一下,不然门关不上。有时候,这话还是有点效果的。我早留意到,和车门口的拥挤比,车内其实是相对宽松的。但是,人们不愿意挪呀!一挪,就给别人腾出空间了,却让自己变得更逼仄了,傻不傻呢!
我贴着门站着,和左右两边的人几乎零距离接触。最糟的是,我处在中间位置,够不着两边的扶手,重心不太稳,车在行驶途中,稍拐一下弯,我就重心失衡了,被惯性驱使地东倒西歪,少不得和左右的人肢体碰撞。亏得是同性,不至于那么尴尬。
十来分钟的车程,头顶上空调风冷嗖嗖地吹,人多呼吸声重,我只觉闷得慌,透不过气来,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由于右边一辆车加塞变道,险些和前面的一辆车撞上,对方及时躲避,我们这小巴司机跟着也急刹车,因刹得太猛,以至于我们一边失控地往前倾倒一边大呼小叫。或多或少地,腿磕了一下,脚踩了一下,胳膊碰了一下。当然,谁也怨不得司机,只能自认倒霉!
回恢平静后,我突发奇想,假如车门忽然失控打开,我必定是第一个跌下去的。这还不算惨,只怕更惨的是,其余人若是没抓紧扶手,也会相继跌下,我成了垫底的。当然,这么悲催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到站的时候,我急不可待地从车门下车,如获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