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唐诗三百首-69

唐诗三百首-69

作者: 芦苇在读读写写 | 来源:发表于2024-10-03 19:58 被阅读0次

丽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沓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这是杜甫的一首极具讽刺意味的七言古诗,作于唐玄宗中后期,当时外戚杨国忠靠着妹妹杨贵妃的关系一跃成为唐朝宰相,权倾朝野,而杨贵妃的三位姐姐也在宫中日益受宠,过着奢侈萎靡的生活。杜甫深爱大唐,但又痛恨朝廷的昏庸和外戚的专权,于是写下了此诗。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描绘了上巳节时长安曲江边丽人们的姿态。她们姿态浓艳、神情高远、模样端庄天真,肌肤细腻、身材匀称,展现出一种高贵的气质。这几句诗犹如一幅工笔画,细致地勾勒出丽人们的美丽容貌和娴雅气质,为后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进一步描写丽人的服饰。她们身着绣有金线孔雀和银线麒麟的华丽罗衣,在暮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服饰的精美华丽衬托出她们的高贵身份和奢华的生活。

“头上何所有?翠微匎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通过设问的方式,描写了丽人们的头饰和服饰细节。头上戴着翠玉做的花饰,垂在鬓边;背后的裙腰上缀满珍珠,既合身又能压住裙子,使其不被风吹起,显示出她们对服饰的讲究和生活的精致。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点出了主角——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宴席上,用翠釜烹制的紫驼峰和水精盘盛放的白鳞鱼等珍馐美味琳琅满目,但贵夫人们却拿着犀角筷子久久不动,厨师们精心切制的菜肴也无人品尝,这一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贵族们的奢侈和浪费。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描述了太监们骑马疾驰却不扬起灰尘,御厨们不断地送来各种珍贵的食物,从侧面烘托出了贵族们的显赫地位和受到的特殊待遇。

整首诗对丽人的姿态、服饰、宴会场景等进行了大量的铺陈描写,用词华丽,场面宏大,如对丽人们的服饰和宴会上的美食的细致描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种奢华的氛围。

杜甫在诗中没有直接进行批判和讽刺,而是通过对杨氏兄妹奢侈生活的描写,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不合理和荒谬,达到了“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概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的艺术效果。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巧妙地运用典故,暗示了杨家兄妹的不伦关系,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了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现实。杜甫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批判精神,揭示了唐朝社会的矛盾和危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诗三百首-6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ly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