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的思考被情绪裹挟,一个简单粗暴的推断就能收获一大帮人的跟风。理性丧失了阵地,取而代之的是来势汹涌的暴戾之气。而这种暴戾的浪潮,可以在某个瞬间,吞没掉一个毫无准备的人。很少会有人想要了解真相,大多数人是凭借着表面的证据,站在道德制高点恣意批评别人。
你们有没有过被评价的经历?那是什么样的?
你曾经在群里被资深的妈妈阴阳怪气地围攻过吗?
被评价的时候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在妈妈群里,你是否也在试着迎合和讨好群里的人?
妈妈们的回答是这样的——
豆豆说:就想翻白眼,说关你屁事
大忽悠说:婆婆说我饿到儿子,我想骂回去,好像我是后妈一样
pet说:在母婴室哺乳,被评价“她不应该坐矮凳子,她强按孩子的头去喝奶,孩子很辛苦的”,“那么臭美,当妈了还穿连衣裙出街”。
蛋花汤说:每次孩子哭,婆婆就会说奶水不够
林慧说:从来都不在乎别人的七嘴八舌,态度和贝克汉姆对待外界评价一样
MEMORY 说:孩子满月的时候被四五个婆婆姑姑围在中间说孩子长得重量少,要我加奶粉,母乳不够。——然后 开始怀疑自己,各种加汤加饭,各种自我否定
L.说:你家孩子没我家孩子白,没我家胖,你家孩子还不长牙,还不说话。心里默念一百个“关你屁事”
吴啊熊同学说:有些学霸妈妈,确实阴阳怪气的嘲讽,着实不舒服
雾锁长安说:我前天忍不住说了句,我个亲妈的奶还没个牛的有营养么,我的奶 6 个月就没营养了,产奶粉的牛个个是6个月以内的?!
育己讲堂郑老师分享自己和心理咨询师的咨询——
我是一个拥有不错育儿理念的妈妈,我的原生家庭关系也很健康。可是,我忍不住会吼孩子,吼完以后又内疚。
我和我的心理咨询师说,其实打孩子的时候,爆发出来的那一刻,我情绪得到了发泄,我是有一种畅快感的。心理咨询师只是听着我说,没有评价我,没有和我说教,也没有皱眉头。
我很久很久很久,没有在人前可以肆无忌惮的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了。 你有多久,可以尝试着自由地表达自己,而不是表达自己好的那一面了?
我和你说话的时候,我会表现出我好的一面,因为我怕你觉得我不好。我需要去解释,如果你误会了我的话。
但是有一个人,你不会需要去解释,她知道你内心的一切阴暗和不为人知。那就是你自己。
我们的内心似乎住着两个人,一个她一个我,我在人前表演着,而她时而会因为你的小阴暗而惶恐, 时而因为你的精彩表演而兴奋。
一开始,我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我的咨询师是专门从事儿童心理的。所以,我认为,在这方面她是一个专家。而我要好好表现,毕竟我读了这么多的育儿书。我可不能让她需要去教育我,说我要多学习。我得让她表扬我,理念那么好。
可是,我发现,我的理念好,她并不表扬,我说我打了孩子就像松了口气一样的畅快,她也不说教。我蒙了~~ 这是怎么了?
我渐渐明白,这个咨询师,好像就是那个住在我身体里,知晓我一切阳光与阴暗的她。我不需要和她去解释什么, 她也不会去评价我。我无需在她面前戴上面具去演戏,我要说的,就是我想说的。
这种感觉,我们应该是很久很久没有体会到了。你会撒谎吗?会的!一天几次?很多次。当我们和陌生人社交的时候,当我们在职场里和人交往的时候,言不由衷的情况是很多的。你累吗?嗯!还行!其实你已经累得趴下了。
客户说:你和我说过这事儿么?你不能截图扔给他说:老娘跟你说过一百遍了,你只能说,不好意思,以后我会更明确地提醒您。
是的,有一个地方,你不需要武装自己,可以暂时脱下那个保护层,赤裸裸的不怕有人批评你,评价你,攻击你。
当心里的那些藏在潜意识里,曾不被你接受,不允许被想起和谈论的东西,在这个安全的空间里慢慢露出的时候,她就变成了生的力量。
爱和恨都是一种感受,所以,爱不是好的,恨也不是坏的。
人的生命力就是一种,被看见了就是生能量,不被看见就是死能量。
有人评价我,我很生气。
咨询师问我,你的感受是什么?
我说我很生气,我很愤怒。
嗯,然后呢?咨询师问我。
我说,我想把她撕碎,再用脚踩,用力踩,用力踩。
嗯,那现在的感觉呢?咨询师又问我。
嗯,舒服多了!好畅快!
人是有攻击性的,这种攻击性并不是真的要去撕碎别人, 但是我们要允许它的存在。有时候,攻击性就是生命力。
所以,我可以恨你吗?
当然!我们可以爱,就当然可以恨。
而小时候,别人教育我们,不要恨,要爱
不要愤怒,要和谐
不要生气,要微笑
是不是这样?
就如同现在,我们当了妈妈,别人和我们说,你要爱孩子,你不要骂孩子,你要牺牲你自己,因为你是妈妈,因为母爱是伟大的。是不是这样?
啊?你怎么可以爱你自己胜过爱孩子?你这个自私鬼!是不是这样?
什么?什么?什么?你怎么可以情绪失控?你怎么可以吼孩子?甚至打孩子?
是的,从小到大我们都被允许做一些事情,并且被禁止或者限制做一些事情。于是,被接纳的,存在了意识里;不被接纳的,存在了潜意识里。
可是我想问你 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恨一个人,我并不想付诸行动去伤害她,但是我可以恨她吗?
我们要去感受孩子,但是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因为我们连自己的情绪都不能感受,不敢感受。那么,如何去感受别人?
心理咨询师和我说,当你吼了孩子以后,你会内疚。请你在黑夜里,吼了孩子以后,抱着孩子,然后不要逃走,就在那里感受你当时的情绪。我按照她说的去做,泪流满面。 原来,我是如此的爱她。
我发现,情绪,无论是内疚,还是痛苦,是悲伤,还是愤怒,它并不可怕。如果你愿意,在这种情绪里,让自己呆着,而不是迅速的逃离。我会感受到,这个情绪里汹涌澎湃的情感。
于是,我一次一次的让自己沉浸在这些情绪里,我的感受力越来越强。我甚至开始和一个人面对面坐着,我能开始感受到她的感受。当感受和大脑同时工作的时候,无论是我的生活还是我的工作都变得更加游刃有余了。
以前的我,也会去评价别人。你为什么给孩子吃奶粉?你为什么不追奶?
尽管以前嘴上不一定这么说,但是心里会这么想。可是,当我真正的体会过这种不被评价的舒服, 我开始试着,去传递这种感觉。
就像我们说,被爱过,才知道去爱人。而我体会到了,她不评价我时,我内心真正能够去看到和拥抱自己不想去承认的那些情感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伴建立了育己社群,我们希望这里足够安全。大家能够不去评价别人,也试着放过自己。
你能否允许自己在原地打转,无法前进?
你能否允许自己不够完美,做得不够好?
人和人之间的影响是如何形成的?
当然,我可以说,你不配当妈妈,你看你居然给孩子吃这些东西。
但是,我也可以不评价你,我笑笑地看着你做的一切。然后我做我的,你做你的。
有一天你会问我,诶,你都不给孩子吃药吗?我说,是啊,孩子精神状态不错,所以没有给他退烧。你说,你给我讲讲?我说,好啊。于是你也开始这样做。虽然我经常做科普,但是作为个体,我并不想改变你,我只想知道你心中所想,并且支持你。
当我很着急地说,你怎么这样,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的时候,其实我越过了界限,走入了你的领域,试图代替你去完成这个事情,而完全否认了你有这个能力。也许你有你的原因,也许你只是需要时间。
这挺难的,我的标准不一定是你的标准。我知道了,但是未必能做到。所以时不时的,我还是会去评价别人。但是,从不知道到知道,知道到做到,这本来就是一场修炼。
我还是很爱学习,我还是不断迭代,可是,那是为了自己。 既不是为了孩子,虽然孩子是我面对困难时候的动力,也不是为了迎合你,让你喜欢我。当我爱自己,我已光芒四射。
我试着去修正我之前的课程,我也包容以前那个会去评价别人的自己,没有那时候的我,也没有这时候的我。这就是,一个妈妈,一个女人的的英雄之旅。我们每个人都在 0-100 的路上,而是凭借我们的努力,去营造一个相对安全、可以真实的场域。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做好自己,在互相影响着, 却不期待改变别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试着努力,不去评价别人。
我们每一个人,在试着对侵犯了界限的事情勇敢说不,对伤害了我们的人,勇敢地说恨。
我们不惧怕评价,我们能在评价里分清楚,这个问题属于我,还是属于那个评价别人的人。
我们有时候会抱怨孩子,会一样的焦虑。可是,焦虑的时候,我们会觉察到自己,然后,慢慢地感受,哦,原来这份焦虑是属于我的,而不属于我的孩子。
是的,你一定体会过吧?你的父母,因为你不带孩子去医院,而责怪你,说你不好。其实,那份焦虑是属于你的父母的,只是你不得不接受转嫁。
而当我们为育儿焦虑的时候,我们也许在一个冲突和焦虑的情绪中发现,原来是我小时候的一件被我压在潜意识里的情绪被当前这件事情触发了而已。这和孩子没关系,和丈夫没关系,和婆婆没关系,甚至和对我造成伤害的那个人也没关系,只是和我有关系。
孩子,谢谢你让我变成了更好的我,更加的真实,更加的不完美,更加的圆满。
孩子看到的是真实的我,而不是压抑的、委屈的我。 他也会感恩,他拥有一个真实而快乐的 60 分妈妈。
网友评论